[实用新型]线性聚能切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8711.3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4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盛瑞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0 | 分类号: | F4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切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玻璃、车门或车身切割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是一种线性聚能切割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汽车玻璃、汽车门和车身的破拆有多种方法,较为常用的方法有用铁锤破拆和导爆索破拆。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缺点,铁锤破拆:对复合玻璃很难破拆,无法拆除防弹玻璃,效率也低;导爆索破拆:对复合玻璃、防弹玻璃有很好的破拆效果,爆炸冲击波很大,但威力大附带损伤很大,会伤及现场人员,安全性低,噪音大,烟尘火光大;微爆索破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线性聚能切割器。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性聚能切割器,包括聚能药包1和安装在聚能药包上的起爆雷管4,所述聚能药包上设有空穴2,所述空穴内嵌装有药型罩3。
所述聚能药包1是用包裹炸药的方式制成的圆柱形、长条形或球形的结构体。
所述空穴2的形状为圆锥形。
所述药型罩3的形状为圆锥形并与空穴的大小相匹配。
所述药型罩3的圆锥角为60度-90度。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线性聚能切割器,:装药量少,威力小,爆炸冲击波小,碎片少,金属射流可以控制在几厘米内停止,不会伤及现场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线性聚能切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能药包;2、空穴;3、药型罩;4、起爆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线性聚能切割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线性聚能切割器,包括聚能药包1和安装在聚能药包上的起爆雷管4,所述聚能药包上设有空穴2,所述空穴内嵌装有药型罩3。其中,所述聚能药包1是用包裹炸药的方式制成的圆柱形、长条形或球形的结构体;所述空穴2的形状为圆锥形;所述药型罩3的形状为圆锥形并与空穴的大小相匹配;所述药型罩3的圆锥角为60度-90度。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是将炸药包制成聚能药包,聚能药包为带有一定空穴的特除形状,当炸药燃烧时会依靠空穴与被切割目标物的闭合产生冲击、碰撞形成高密度、高速运动的气体和金属流(带药型罩时)混合而成的聚能流,聚能流沿空穴轴线向外射出,这一效应称为聚能效应。形成的聚能流中金属离子射流沿空穴法线方向做作高速运动,流速可达5000m/s,在被切割目标物上发生闭合高速碰撞,形成高速的连续薄层状射流(通称“聚能刀”),从而实现对目标进行切割的目的。
聚能药包的基本结构见如图1所示,根据聚能切割目的不同,药包形状有圆柱型、长条型或球型等形状,其中以圆柱型药包应用最为常用。为达到有效利用炸药聚能切割的目的,必须选择合适的装药结构和药包形状。
炸药是聚能切割器的能源,炸药性能是影响威力的重要因素,药型压合和碰撞速度主要取决于炸药的爆轰压力。药型罩的作用是将爆破的能量转换成金属射流的动能,用金属射流代与气体射流的混合来替单一的气体射流,从而提高聚能药包的聚能威力。
在本技术方案中,药型罩的锥角在60-90度之间时,射流才具有足够的质量和射流速度,才能起到破碎和穿孔的作用。药型罩的壁厚对射流性能和聚能威力能产生显著影响。每种药型罩都有一个最佳壁厚,最佳壁厚又与炸药种类、药型罩材料、锥角、尺寸有关。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起爆雷管起爆后,爆轰波由高阻抗介质(炸药)向低阻抗介质(被切割材料)传播,界面上的反射波(传向炸药)为稀疏波,透射波为短历时、高强度冲击波,当其达到被切割材料自由表面反射后形成拉应力,与入射压缩波相向而行,在被切割材料内某一层面产生应力波的叠加,引起强烈的拉伸应力。当某截面处的拉应力大于动态拉伸强度时,材料发生断裂,由此在背面产生层裂。层裂发生的位置又成为新的自由面,如此反复,就可以达到在附着微爆索的背面产生层裂深度精确可控的切割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盛瑞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盛瑞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8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