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9638.1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6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钟文东;吕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盛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666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高压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由于进水受潮而引起的绝缘事故不断发生,约占绝缘事故的20%,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变压器运行过程中进水受潮的原因,一是油枕呼吸器的硅胶不起作用,空气中的水分通过油枕进入变压器,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比较小。二是变压器的高压套管密封性能比较差,水分通过高压套管顶部流进变压器内部。 变压器的高压套管顶部连接帽密封不良,水分沿引线进入绕组绝缘内,引起击穿事故。套管顶部连接帽密封不良的原因是结构不合理和胶垫安装不正确。套管顶部连接帽将接线板与引线接头相连接,而连接帽兼有密封和导电双重作用,从而带来许多弊端。首先是细螺纹丝扣制造公差太大,接触不良引起发热;其次是固定引线的铜销钉过长,用于连接帽上的接线板还必须与外部母线连接相吻合,致使密封垫无法压紧,稍有松动就会向内漏水。绝缘事故中绕组烧坏部位一般在引线附近,这说明水是沿套管引线进入的。在对套管检查中,发现国产套管顶部连接帽密封不良,在大风吹动引线时,密封胶圈会挤向一侧,而另一侧会出现空位不能防止雨水渗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的变压器高压套管,可以有效避免变压器运行过程中进水受潮的现象。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包括:铜帽子、引线接头、接线板、螺栓、销、连接帽;
所述的引线接头通过螺纹固定在铜帽子内部;
所述的接线板通过连接帽和铜帽子连接;
所述的铜帽子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变压器上;
所述的销位于铜帽子的内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变压器高压套管还包括弹簧垫圈,所述的弹簧垫圈用于螺栓压紧过程中。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可以有效避免变压器运行过程中进水受潮的现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申请中在套管顶部加铜帽子,引线接头通过螺纹固定在铜帽上,铜帽再与外部引线连接,这样引线接头就不会与外部有接触,从而杜绝了雨水的进入。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几台变压器高压套管进行了改造,在套管顶部加一个铜的帽子后,发现没有雨水通过套管渗漏进变压器。
2、 本申请中使用的弹簧垫圈代替传统的密封胶圈,使得螺栓压紧过程中再也不会因为松动问题引发密封效果变差,从而导致进水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 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包括:铜帽子1、引线接头2、接线板3、螺栓4、销6、连接帽7;引线接头2通过螺纹固定在铜帽子1内部;接线板3通过连接帽7和铜帽子1连接;套管顶部加铜帽子,引线接头通过螺纹固定在铜帽上,铜帽再与外部引线连接,这样引线接头就不会与外部有接触,从而杜绝了雨水的进入,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几台变压器高压套管进行了改造,在套管顶部加一个铜的帽子后,发现没有雨水通过套管渗漏进变压器;铜帽子1的底端通过螺栓4固定在变压器上;销6位于铜帽子1的内部。变压器高压套管还包括弹簧垫圈5,弹簧垫圈5用于螺栓4压紧过程中,使得螺栓压紧过程中再也不会因为松动问题引发密封效果变差,从而导致进水现象。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盛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盛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9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矿石下脚料进行再生的工艺
- 下一篇:环形石灰竖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