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收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0158.7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4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菊;舒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旌特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张吉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收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的作业包括收线和放线,一般要用到线缆放线装置和线缆收线装置,现在的收线装置,一般为工字结构,包括座底,座底上通过轴承转动装配有轴承,轴承上套有随其转动的线缆盘,线缆缠绕在线缆盘上,放线时,拉到线缆盘上线缆的端头,可使线缆盘绕转轴的轴线转动,从而将生产的线缆收集要收线装置上,以便后期线缆的铺设、加工或用于对其它物品的捆扎包装使用。
如中国专利号为:201320256864.0,公告日为2013.12.4,公开了一种线缆放线装置,包括底座、转动装配在底座上的线缆盘,所述底座上固设有线缆导向装置,所述线缆导向装置具有供线缆盘上线缆的端头导向穿过而将线缆抽离线缆盘的角度限定在沿线缆盘的径向方向的导向穿孔。使用时线缆的端头从导向穿孔内导向穿过,在线缆拉动的过程中,线缆抽离线缆盘的角度将由导向穿孔与线缆盘的相对位置决定,从而将线缆抽离线缆盘的角度限定在在沿线缆盘的径向方向,不会将多圈线缆沿线缆盘轴向拉离线缆盘,造成线缆混乱,也可以避免线缆盘受到沿轴向的作用力而从放线工装上脱出。上述专利是针对线缆在抽出时,线缆的行走角度与线缆盘的径向方向发生改变,易从放线工装上脱出。对于现有的线缆收线器,在收线过程中,由于线缆盘通过转轴固定在底座的轴承上,其另一端用阻止螺母固定,在实际应用中,线缆盘转动不灵的现象经常出现,同时使用过程中线缆盘上的线缆并无保护措施,线缆时有被挂断现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收线装置,该收线装置通过对底座的改进,从而实现线缆收线顺畅,收线装置不晃动,携带方便,线缆不易散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缆收线装置,包括底座、轴承、转轴和线缆盘,所述轴承安装在底座上,线缆盘固定在转轴上,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线轮,所述的底座为“凵”形的架体,“凵”形的底座两侧的架体上分别设置有轴承,转轴通过两侧的轴承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转轴穿过其中的一个轴承并伸出底座外,与所述的收线轮连接。
所述的收线轮上设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与收线轮的径向垂直。
还包括护线框,所述护线框套设在线缆盘上,所述护线框的两端与底座两侧的架体固定。
所述的护线框上设有导线轮,线缆从导线轮中收入。
还包括滑轨,所述的护线框上开有槽口,滑轨设置在槽口上,所述的导线轮设置在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包括收线轮,所述的底座为“凵”形的架体,“凵”形的底座两侧的架体上分别设置有轴承,转轴通过两侧的轴承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转轴穿过其中的一个轴承并伸出底座外,与所述的收线轮连接;“凵”形的底座两侧的架体上分别设置有轴承,转轴通过两侧的轴承固定在底座上,由于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因此,收线时,转动收线轮(可能变频电机带动或人工手动),线缆盘不会晃动,线缆收线顺畅,且可通过底座两侧的架体对放线器进行移动,携带方便,线缆不易散落。
2、本实用新型收线轮上设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与收线轮的径向垂直,收线机通过人工手动收线轮,简单、方便,以适用于不同的收线环境。
3、本实用新型包括护线框,所述护线框套设在线缆盘上,所述护线框的两端与底座两侧的架体固定,由于在线缆盘上套设护线框,护线框对线缆盘上的线缆给予防护,防止收线器在使用过程中,线缆的损害。
4、本实用新型护线框上设有导线轮,线缆从导线轮中收入,所述的护线框上开有槽口,滑轨设置在槽口上,所述的导线轮设置在滑轨上。导线轮沿滑轨左右滑动,将线缆均匀的收入线缆盘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座,2、轴承,3、线缆盘,4、转轴,5、护线框,6、导线轮,7、滑轨,8、线缆,9、收线轮,1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旌特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德阳旌特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01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提升脱模的玻璃钢模具
- 下一篇:一种磁力传递式绳缆收放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