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风扇翼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0226.X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6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敏;雷乾勇;连金强;范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9/00 | 分类号: | B64C3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风扇翼。
背景技术
风扇翼飞行器以其低速时具有较高的升力系数和超短距离起飞的能力得到了各国研究机构和军方的重视。风扇翼在低速的情况下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加速翼型周围的气流并在翼型前缘形成低压涡。保证了在来流速度低于叶尖速度的情况下升力系数能达到传统翼型升力系数的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上部叶片由对周围气流的加速作用变为对气流的阻碍作用,会引起上部叶片周围的气流分离,从而降低了其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也快速增加。
由于上部叶片在高速是造成的气流分离,风扇翼升力系数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不断下降,在来流速度较大的情况下,风扇翼的升力系数下降到比现有翼型升力系数还要低。阻碍了风扇翼性能的发挥。
同时由于气流分离,使得叶片运行到上部以后受到较大的压差阻力的作用,叶片在每个旋转周期都受到较大的交变载荷作用,不利于叶片的设计和制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风扇翼,在低速和高速状态下都具有很好的气动性能,同时降低风扇翼叶片的交变载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风扇翼,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若干叶片和若干舵机;
所述壳体包含两个相对的圆形面板;
所述叶片呈圆周均匀活动设置在所述两个圆形面板之间;
所述舵机与叶片一一对应设置,用于调整其对应叶片的迎角。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 使得气流能够在各个速度状态下都附着在风扇翼表面,降低风扇翼上部后行叶片周围的气流分离,尤其在高速时使流动尽可能保持在稳定流动状态,提高风扇翼在高速情况下的气动效率;
2. 大大降低风扇翼上部叶片由于气流分离带来的压差阻力,降低了风扇翼的阻力系数,提高了风扇翼的升力系数;
3. 降低了叶片在旋转周期内的交变载荷,便于叶片的生产和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扇翼在低速状态下叶片的姿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扇翼在高速状态下叶片的姿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风扇翼的叶片与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部后行叶片,2-下部前行叶片,3-壳体,4-圆形面板,5-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风扇翼,包含壳体、若干叶片和若干舵机;
所述壳体包含两个相对的圆形面板;
所述叶片呈圆周均匀活动设置在所述两个圆形面板之间;
所述舵机与叶片一一对应设置,用于调整其对应叶片的迎角。
来流速度低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此时叶片在旋转到各个位置时迎角均保持不变,即每个叶片的对称面都指向旋转中心。
在来流速度增加的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通过控制与叶片一一对应的舵机的周期变化使叶片旋转到圆形面板的上半部分时(上部后行叶片)改变为水平状态,旋转到面板下半部分时(下部前行叶片)的对称面都指向旋转中心。这样保证了来流很好的附着在叶片表面,减小整个风扇翼的气流分离。
图4是本实用新型风扇翼的叶片与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在不同风扇翼迎角、来流速度、旋转转速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舵机的周期变化。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02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防摔四旋翼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浅水探测的同步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