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石焙烧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0321.X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攀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攀豪 |
主分类号: | C22B1/216 | 分类号: | C22B1/2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王海凤 |
地址: | 628214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石 焙烧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矿石焙烧处理器。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主要包括筒体、托轮装置、挡轮装置、传动装置、窑头罩(烧嘴)、窑头动(静)密封装置、砌体。回转窑的双侧传动系统同时驱动大齿圈从而带动窑体做圆周运动。物料从窑的高端(即进料端)利用耐高温的下料管进入窑体,随窑体的周向转动而沿轴向移动,到达低端(即窑头)排出。现有的回转窑在烧结过程中容易发生回转窑结圈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回转窑在烧结过程中需要保持还原气氛,而要保持还原气氛则就要升高回转窑窑内温度,而一旦温度过高就容易发生回转窑结圈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不但浪费大量用作还原剂的煤;而一旦回转窑窑内降低则又很难保持气氛,导致矿料烧不透,产量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从回转窑窑头排出的矿料进行处理的入矿石焙烧处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矿石焙烧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带动筒体沿其轴线转动的转动机构和催化剂投放箱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右密封体,所述左、右密封体与筒体形成一个空腔,所述左密封体上具有进料口和催化剂进口,所述进料口与进料管的一端配合,催化剂进口与催化剂进管的一端配合,所述催化剂进管的另一端与催化剂投放箱连通;所述右密封体具有出料口。
作为优化,所述筒体的侧壁由内而外包括相互粘连的耐火层和外层;所述耐火层采用耐火砖或耐火水泥制成,所述外侧采用铁板制成。
作为优化,所述耐火层的厚度为15~30cm,外层的厚度为1.5~3cm。
作为优化,所述筒体的侧壁还包括位于耐火层和外层之间的保温层,该保温层分别与耐火层和外层粘连;所述保温层采用保温材料或耐火水泥制成。
作为优化,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3~20cm。
作为优化,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支撑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与支撑架可转动连接的托轮轴、设置在托轮轴上且与托轮轴转动配合的托轮和固定套装在筒体上且与托轮相配合的轮带;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小齿轮和固定套装在筒体上且与小齿轮啮合的齿圈,所述小齿轮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电机输出轴紧配合。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装置的个数为偶数,对称地设置在筒体长度多方向的两个端部。
作为优化,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筒体长度方向的中部。
作为优化,还包括防爆装置,所述防爆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防爆容器和设置在该防爆容器内的液体;所述右密封体具有防爆气体出口,所述防爆气体出口与排气管的一端配合,排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防爆容器内的液面以下。
作为优化,所述右密封体具有催化剂气体出口,所述催化剂气体出口通过催化剂气体输送管与回转窑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石焙烧处理器利用了从回转窑排出矿料的温度对矿料进行重点处理,简化了回转窑的技术。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矿料催化程度好,不易产生过反应、催化不完全的现象;更重要的本处理器是对回转炉排出矿料热量的二次利用,因此,温度不是很高,不易发生结圈的问题,同时有效地利用了矿料排出的多余热量,节约了能源一般能节约焙烧能源的40%-70%。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筒体10、左密封体11、右密封体12、进料管13、出料管15、催化剂投放箱20、进催化剂管21、防爆装置30、排气管31、回转窑40、催化剂气体输送管41、支撑架51、托轮轴52、托轮53、轮带54、电机61、小齿轮62、齿圈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矿石焙烧处理器,包括筒体10、带动筒体10沿其轴线转动的转动机构、催化剂投放箱20和防爆装置30。
防爆装置30包括上端开口的防爆容器和设置在该防爆容器内的液体;筒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密封体11和右密封体12,左密封体11、右密封体12和筒体10形成一个空腔,左密封体11和右密封体12分别连接在筒体10周向的外侧面上,并且左密封体11与筒体10周向外侧面的连接处密封、右密封体12与筒体10周向外侧面的连接处也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攀豪,未经王攀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03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部曝气式浸出槽
- 下一篇:液压支架伸缩梁油缸压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