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A柱盲区防死角辅助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1264.7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8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史向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向群 |
主分类号: | B60R1/10 | 分类号: | B60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盲区 死角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镜,具体涉及一种汽车A柱盲区防死角辅助镜。
背景技术
A柱是左前方和右前方连接车顶和前舱的连接柱。一般轿车车身有三类立柱,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A柱)、中柱(B柱)、后柱(C柱)。对于轿车而言,立柱除了支撑作用,也起到门框的作用。司机们都会有一种感受,即驾驶者视线的角度总会受到或多或少的遮挡。宽阔的感受其实说明的是一个舒适性问题,但在汽车设计者看来这是一个矛盾。一般情况下,驾驶者通过A柱处的视线,双目重叠角为5~6度,如果按照驾驶者的舒适角度出发,这个重叠角越小越好,A柱越薄越好,但在设计者眼里就得需要一个平衡问题,很显然必须保证A柱的高刚度,以减小安全的风险,所以从这个角度说,A柱不是越小越好。视野好的车辆并非就说明刚度不够。视野好的关键其实在于前风挡玻璃。轿车挡风玻璃采用的都是曲面玻璃,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迎面气流流过曲面玻璃能减少涡流和紊流,从而减少空气阻力。另外,曲面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采用较薄的玻璃,对轿车减重有一定的意义。同是曲面玻璃,有些车风挡玻璃拥有较大的面积,视野开阔正是来自于风挡的面积。同时风挡玻璃具有夹层结构,由三种不同厚度的材料组成,改善了机械强度和隔音性能。驾驶者在转弯时,A柱会影响驾驶者的视线,驾驶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通过粘结块与胶层将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安装在靠近汽车A柱位置;扫盲板上的凸镜可以通过滑管沿着滑轨滑动,从而方便调节凸镜的高度,可以使凸镜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从而方便驾驶者减小A柱的盲区范围的汽车A柱盲区防死角辅助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A柱盲区防死角辅助镜,包括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为管状结构,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呈平行布置,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块,第一粘结块上设有第一胶层,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粘结块,第二粘结块上设有第二胶层,第一滑轨的一端通过第一锁销与第一粘结块连接,滑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锁销与第二粘结块连接,第二滑轨的一端通过第二锁销与第一粘结块连接,第二滑轨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锁销与第二粘结块连接;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套装有第一扫盲板,第一扫盲板上设有第一凸镜,第一扫盲板的背部设有第一滑管与第二滑管,第一滑管套装在第二滑轨的外周面,第二滑管套装在第一滑轨的外周面;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套装有第二扫盲板,第二扫盲板上设有第二凸镜,第二扫盲板的背部设有第三滑管与第四滑管,第三滑管套装在第二滑轨的外周面,第四滑管套装在第一滑轨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管与第二滑管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与第一扫盲板的背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凹槽,第一旋转轴卡接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管与第四滑管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与第二扫盲板的背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凹槽,第二旋转轴卡接在凹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由于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为管状结构,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呈平行布置,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块,第一粘结块上设有第一胶层,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粘结块,第二粘结块上设有第二胶层,第一滑轨的一端通过第一锁销与第一粘结块连接,滑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锁销与第二粘结块连接,第二滑轨的一端通过第二锁销与第一粘结块连接,第二滑轨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锁销与第二粘结块连接;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套装有第一扫盲板,第一扫盲板上设有第一凸镜,第一扫盲板的背部设有第一滑管与第二滑管,第一滑管套装在第二滑轨的外周面,第二滑管套装在第一滑轨的外周面;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套装有第二扫盲板,第二扫盲板上设有第二凸镜,第二扫盲板的背部设有第三滑管与第四滑管,第三滑管套装在第二滑轨的外周面,第四滑管套装在第一滑轨的外周面,所以可以通过粘结块与胶层将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安装在靠近汽车A柱位置;扫盲板上的凸镜可以通过滑管沿着滑轨滑动,从而方便调节凸镜的高度,可以使凸镜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从而方便驾驶者减小A柱的盲区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向群,未经史向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1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