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三角管型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1762.1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2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付伟;刘兴海;曹时全;余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8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三角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散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用三角管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散热器一般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三部分构成。在发动机水道中被加热的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并通过散热器芯向外界散热,外界的空气吹在散热器上,将散热器芯的热量带走,实现降温;因此,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中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
现有的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常用的散热器结构多为管片式和管带式,管片式散热器芯部由许多细的冷却管和散热片构成,冷却管大多采用扁圆形截面,以减小空气阻力,增加传热面积;管带式散热器芯部则是由波纹状散热带和冷却管相间排列经焊接而成。这种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散热片表面容易积尘,容易附着杂物,阻塞散热片导致散热性能下降,定期进行维护时由于其表面不平整的结构,不易清理,需要用高压气泵等专业工具才能将其表面清理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三角管型散热器,从而在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的同时,使其表面不易被杂物附着,从而保证散热质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用三角管型散热器,包括进水口、安装架、连接管、出水口和散热管,所述的散热管安装于两平行的安装架之间,所述散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交叉连通,形成冷却液单向流动的通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散热管的两端,所述散热管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其两腰的顶角角度为18°~30°。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横向排列的最小间隙为4mm。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与安装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用三角管型散热器,通过采用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的散热管,并将三角形顶角作为迎风面,同时保持散热管之间的合理间隙,当风吹到散热管上时,可快速从散热管之间的间隙穿过,从而更快地将散热管上的热量带走,实现散热;而由于这一结构表面光滑,不易积尘和附着杂物,即使出现积尘,通过普通毛刷即可清理,方便快捷,不需专业工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气流流向图。
图中:1-进水口,2-安装架,3-连接管,4-出水口,5-散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用三角管型散热器,包括进水口1、安装架2、连接管3、出水口4和散热管5,所述的散热管5并排封闭焊接于两平行的安装架2之间,相邻两管之间横向排列的最小间隙为4mm;所述散热管5之间通过连接管3交叉连通,形成冷却液单向流动的通道,所述进水口1和出水口4分别位于散热管5的两端,所述散热管5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其两腰的顶角角度为18°~30°;所述散热管5和连接管3的材质为铝。
如图4所示,工作过程中,冷却液在发动机水腔和散热器之间循环流动,散热器的散热管5顶边所在面作为迎风面,空气流快速冲刷散热管5,并迅速向两散热管5之间的缝隙中流动,由于两散热管5之间的间隙截面形状为梯形,而空气流从梯形口的大端进入,从小端流出,瞬时阻力增加,空气流在两散热管5之间的停留时间增加,从而从散热管5上吸收更多的热量;与此同时,由于散热管5顶边作为迎风面,且斜边倾斜度较大,使其顶边和侧面都不易积尘,而从汽车前滤网间隙中进入的细小杂物也可被空气流从两散热管5之间的间隙中带走,也不会附着在散热器表面,影响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1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