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2014.5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黄育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523861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连接器。
背景技术
汽车蓄电池充电插头是一种用于汽车蓄电池充电的专用插头,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PIN针。传统的PIN针采用锡焊接加长弯针的结构,装配时,PIN针在插头的壳体内会发生旋转,故而会影响装配的效率。另一方面,焊锡连接的结构在大电流通过时会产生高温,从而可能导致焊点脱落的发生,因而产品的可靠性较低。
中国专利CN2750501Y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一导电PIN针,该导电PIN针的前端凸伸出所述绝缘壳体的前端并呈一“L”形的弯折形态,该导电PIN针的末端相对所述绝缘壳体的末端内凹而形成一导电触头插孔。
但是该实用新型对插入的接头的夹紧力和导电能力均无法达到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固度和通电能力均较高的电池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连接器,所述电池连接器设置有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上均匀地排布有多个端子座位,每个所述端子座位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夹持导电端子,其中,所述夹持导电端子的底部设置有一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右侧水平延伸设置有焊接脚,所述水平板的前侧向上延伸设置有前固定部,所述水平板的后侧向上延伸设置有后固定部,所述前固定部的左侧水平延伸设置有前斜板,所述后固定部的左侧水平延伸设置有后斜板,所述前斜板的左侧水平延伸设置有前连接条,所述后斜板的左侧水平延伸设置有后连接条;所述前连接条的左端连接有呈倒L型的前夹板;所述后连接条的左端连接有呈倒L型的后夹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连接器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前夹板设置有朝向所述后夹板凸起的前凸部,所述后夹板设置有朝向所述前夹板凸起的后凸部,所述前夹板的位置与所述后夹板的位置相互对应且所述前夹板与所述后夹板之间可夹持插入进来的导电体。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连接器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前固定部的外壁和所述后固定部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水平竖直的划条。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连接器,由于夹持导电端子的前后固定部至前后夹板的特别设计,使得通电能力和夹持导电体的稳固度均有很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导电端子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导电端子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导电端子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绝缘本体1、端子座位2、夹持导电端子3、水平板31、焊接脚32、前固定部41、前斜板42、前连接条43、前夹板44、前凸部45、后固定部51、后斜板52、后连接条53、后夹板54、后凸部55、划条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员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首先,请同时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连接器设置有绝缘本体1,绝缘本体1上均匀地排布有多个端子座位2,每个端子座位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夹持导电端子3。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夹持导电端子3的底部设置有一水平板31,水平板31的右侧水平延伸设置有焊接脚32,水平板31的前侧向上延伸设置有前固定部41,水平板31的后侧向上延伸设置有后固定部51,前固定部41的左侧水平延伸设置有前斜板42,后固定部51的左侧水平延伸设置有后斜板52,前斜板42的左侧水平延伸设置有前连接条43,后斜板52的左侧水平延伸设置有后连接条53,前连接条43的左端连接有呈倒L型的前夹板44,后连接条53的左端连接有呈倒L型的后夹板54。
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前夹板44设置有朝向后夹板54凸起的前凸部45,后夹板54设置有朝向前夹板44凸起的后凸部55,前夹板44的位置与后夹板54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前夹板44与后夹板54之间可夹持插入进来的导电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2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