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结构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2325.1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3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中;姜华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结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结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枪弹制造业基本是在二战前德国制造设备的基础上组建并逐渐发展壮大的,几十年来,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生产工艺大大简化,工艺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枪弹弹壳的尺寸检测和外观缺陷产品的判定与剔除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弹壳尺寸依靠全机械的较量机进行检测,外观缺陷是靠人工目视来选分,由于机械的磨损和人为因素的不可控,导致上述两项关键指标的检测结果,满足不了枪弹大批量生产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其生产效率低下,更是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随着视觉和光电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对弹壳尺寸和外观缺陷检测可在一台设备上完成,检测精度高,效率是原来设备的3-4倍,面对这种高效率的设备,我们必须要有一种高效,稳定,并且适合光电检测机转盘式的送料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结构送料装置,可满足于手枪弹弹壳的高效送料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结构送料装置,包括上料移动板、上料气缸固定板、直线导杆、上料拔块、气缸、限位环、异形料阻挡环、上料连接管、上料管、拔料固定板、拔块拉簧、缓冲压簧、上料模块固定板、浮动接头、浮动接头连接件、直线轴承、拔块触动环、转盘、料模和柱塞;所述上料气缸固定板由限位环固定在直线导杆上;所述上料管和上料拔块固定在上料移动板上,;所述拔块拉簧安装在拔料固定板与拔块上;所述上料移动板底端安装缓冲压簧;所述上料连接管连接上料管,且上料连接管外端套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的直线轴承固定在上料移动板上;所述的拔块触动环固定在上料拔块上,所述的柱塞固定在上料连接管上;所述的料模固定在转盘上;所述的转盘固定在主机的转动机构上完成间隔旋转运动;所述的浮动接头固定在气缸上并连接上料移动板;所述的气缸固定在上料气缸固定板上。
进一步,所述浮动接头通过浮动接头连接件与气缸连接;所述异形料阻挡环安装在上料管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复合结构送料装置,可以实现多工位同时上料,增加效率,送完料后送料模块退回至安全位置,防止机械碰撞,料模内有产品时送料装置不下料,保持整机的运行顺畅,各工位同时上料时互不影响,相对独立可以实现对弹壳弹头的自动化送料。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料(气缸下压)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料(气缸复位)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结构送料装置,包括上料移动板1、上料气缸固定板2、直线导杆3、上料拔块4、气缸5、限位环6、异形料阻挡环7、上料连接管8、上料管9、拔料固定板10、拔块拉簧11、缓冲压簧12、上料模块固定板13、浮动接头14、浮动接头连接件15、直线轴承16、拔块触动环17、转盘18、料模19和柱塞20;所述上料气缸固定板2由由限位环6固定在直线导杆3上;所述上料管9和上料拔块4固定在上料移动板1上,所述转盘18到位后气缸驱动上料移动板1向下运动;所述拔块拉簧11安装在拔料固定板10上;所述上料移动板1底端安装缓冲压簧12;所述上料连接管8连接上料管9,且上料连接管8外端套设有直线轴承16;所述的直线轴承16固定在上料移动板1上;所述的拔块触动环17固定在上料拔块4上,所述的柱塞20固定在上料连接管8上;所述的料模17固定在转盘18上;所述的转盘18固定在主机的转动机构上完成间隔旋转运动;所述的浮动接头14固定在气缸5上并连接上料移动板1;所述的气缸5固定在上料气缸固定板2上。
进一步,所述浮动接头14通过浮动接头连接件15与气缸5连接;所述异形料阻挡环7安装在上料管9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东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2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