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转向泵皮带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2916.9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0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芝祥;边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转向 皮带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动力转向泵皮带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整车厂在安装动力转向泵皮带时通常需要先松开动力转向泵和发动机之间的连接螺栓,然后在动力转向泵上安装皮带,最后再次旋紧螺栓进行紧固。但是,由于螺栓长期使用或多次松动螺栓都有可能导致紧固螺栓时扭矩不足,螺栓扭矩不足进而会导致动力转向泵无法紧密地贴合在发动机上,影响密封性,容易造成漏水等问题,严重地影响装配质量。此外,反复拆装螺栓还会增大操作人员的操作量,并且导致动力转向泵皮带的装配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转向泵皮带安装装置,该装置在安装动力转向泵时能够避免反复拆装螺栓,提高动力转向泵皮带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安装动力转向泵皮带的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动力转向泵的皮带轮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旋转夹头,所述旋转夹头包括手柄和压板,所述手柄和所述压板之间设置有螺杆,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杆相适配的螺孔,所述螺杆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固定架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为C型固定架,所述C型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螺杆螺接,所述C型固定架的另一端与动力转向泵的皮带轮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C型固定架的另一端卡接在动力转向泵皮带轮的减重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C型固定架由钢板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厚度为5mm-10mm。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垂直设置于所述压板的顶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和所述压板由铸铁或碳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转向泵皮带安装装置在不拆卸螺栓等紧固部件的基础上就可以将皮带安装在皮带轮上,不仅提高了动力转向泵皮带的装配效率,还避免了多次拆卸螺栓而影响螺栓的扭矩,有助于保证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动力转向泵皮带安装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转向泵皮带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动力转向泵的皮带轮3的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旋转夹头2,所述旋转夹头2包括手柄21和压板23,所述手柄21可以采用便于手持及旋转的任何形状的手柄,所述压板23可采用能够将皮带压紧在皮带轮外缘的任何形状的压板,所述手柄21和所述压板23之间设置有螺杆22,所述螺杆长度可以根据所述固定架1的尺寸进行适应性调整,只要保证所述螺杆的移动距离能够将所述皮带4压紧在所述皮带轮3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固定架1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杆22相适配的螺孔,所述螺杆22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固定架1螺接,从而转动所述手柄21时,所述螺杆22能够随之转动,由于所述螺杆22螺接在所述固定架1的螺孔上,所述螺杆22在旋转过程中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架1沿着竖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当所述螺杆22朝向下方移动一定距离时,所述螺杆能够带动所述压板23向下移动,并且将皮带4压紧在所述皮带轮3和所述压板23之间。
使用时,如图1所示,首先将所述皮带4设置在所述压板23的下方,旋转所述手柄21,带动所述螺杆22旋转并朝向所述皮带轮3的方向移动,直至能够将所述皮带4和所述皮带轮3夹紧,进而当所述皮带轮3进行转动时,所述皮带4能够随着所述皮带轮3的转动进行跟转,从而顺利地将所述皮带4嵌入所述皮带轮3外缘的槽内,即完成所述动力转向泵皮带的装配。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转向泵皮带安装装置在不拆卸螺栓等紧固部件的基础上就可以将所述皮带4安装在所述皮带轮3上,提高动力转向泵皮带的装配效率,避免多次拆卸螺栓而影响螺栓的扭矩,有助于保证装配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2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