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输液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2957.8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4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甘晓琴;刘小铃;聂智容;张亚莉;包代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G7/05;A61G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输液架。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使用的挂输液瓶的输液架多为立式输液架,这类输液架使用时竖立在病床旁,不用时从病床旁移开,这类输液架容易被挪动位置或碰倒,导致输液时发生意外事故。也有的输液架是通过螺栓铰接在病床床框上,并用螺母压紧,这类输液架在使用时,将压紧用的螺母拧松,旋转输液架至竖直状态,然后拧紧螺母将输液架固定,即可在输液架的上端悬挂输液瓶,输液完成后,将固定用的螺母拧松,旋转输液架至水平状态,与病床床框平行,拧紧螺母将输液架固定,此时输液架不占用空间,但是这类输液架是依靠螺母压紧固定,一旦螺母没有压紧就会发生倾倒现象,导致事故发生,而人们在拧紧螺母时,往往因用力不同,形成压紧固定的假象,稍有碰撞就会使输液架倾倒;螺母经常拧动,还会造成滑丝现象,致使无法压紧固定输液架,使这类输液架存在安全隐患。现有运送病人的推车上都没有用于悬挂输液瓶的输液架,在用推车运送病人时,是依靠另外的人用手举着输液瓶,伴随推车行走,既不安全,又费力劳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输液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保证输液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输液架,包括悬挂输液瓶的支架杆,还包括连接座、转轴、固定柱,所述连接座的底部与固定柱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座中设有一横向贯通的阶梯孔,连接座上设有定位槽,该定位槽位于阶梯孔小径端口的连接座外壁,所述转轴为阶梯轴,转轴的小径端穿过连接座的阶梯孔小径端外伸,与支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转轴的大径端与连接座的阶梯孔大径端间隙配合,一压缩弹簧套在转轴的小径段上,位于转轴轴肩与阶梯孔孔肩之间,一定位销沿径向固定在转轴的外伸端上,该定位销与连接座的定位槽配合形成对转轴周向定位。
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的轴线与连接座的阶梯孔的轴线垂直,所述固定柱的上端与连接座的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固定。
所述定位槽为一字槽或者十字槽。
所述转轴的外伸端径向设有一支架杆固定孔,该支架杆固定孔为螺纹孔,所述支架杆的下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支架杆固定孔中,并用一锁紧螺母锁紧。
所述支架杆的上端设有输液瓶挂钩。
所述固定柱下端与病床或推车的床框连接固定,形成设置在病床或推车上折叠输液架。
所述病床或推车的床框设有一竖直的套管,所述固定柱的上端设有定位凸缘,固定柱间隙配合在套管的管孔中,定位凸缘支承于套管的上端面,固定柱的下端外伸出套管的下端面,并通过一螺母锁紧。
所述病床或推车的床框上固定设有一竖直的套管,套管上设有径向的螺纹安装孔,所述固定柱的下端设有切缺形成扁头,固定柱间隙配合在套管的管孔中,扁头与螺纹安装孔相对,一锁紧螺栓螺纹配合在螺纹安装孔中,插入固定柱下端的切缺中对固定柱周向定位。
所述病床或推车的床框上设有安装孔,固定柱的下端穿过安装孔,并通过螺母锁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折叠输液架,包括悬挂输液瓶的支架杆,还包括连接座、转轴、固定柱,所述连接座的底部与固定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柱的下端用于与病床或推车床框固定连接。连接座中设有一横向贯通的阶梯孔,连接座上设有定位槽,该定位槽位于阶梯孔小径端口的连接座外壁,所述转轴为阶梯轴,转轴的小径端穿过连接座的阶梯孔小径端外伸,与支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转轴的大径端与连接座的阶梯孔大径端间隙配合,使转轴在连接座的阶梯孔中能实现轴向移动和绕轴线转动。一压缩弹簧套在转轴的小径段上,位于转轴轴肩与阶梯孔孔肩之间,压缩弹簧具有预压力。一定位销沿径向固定在转轴的外伸端上,该定位销与连接座的定位槽配合形成对转轴周向定位,由于压缩弹簧具有预压力,当定位销位于定位槽中时,定位销紧贴在定位槽中,定位销无法转动,对转轴形成周向固定,有效保证固定在转轴上的支架杆的稳定,防止支架杆在使用过程中倾倒,保证输液安全;当需要折叠支架杆时,推动转轴轴向小径端移动,使定位销脱离定位槽,转轴即可转动,当支架杆与床框平行时完成折叠,占用空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29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针刺伤的针头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血液透析颈内静脉导管固定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