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电压选择驱动的LED陶瓷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3851.X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1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章军;吴朝晖;康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选择 驱动 led 陶瓷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陶瓷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电压选择驱动的LED陶瓷支架。
背景技术
LED 支架是一种底座电子元件,是 LED 封装的重要元件之一,主要为 LED 芯片及其相互联线提供机械承载、支撑、气密性保护和促进 LED 器件散热等功能。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材料和封装工艺的完善、光通量和出光效率的提高,功率型 LED 已在城市景观、交通标志、LCD 背光源、汽车照明、广告牌等特殊照明领域得到应用,并向普通照明市场迈进。然而,随着 LED 芯片输入功率的不断提高,大耗散功率带来的大发热量及要求高的出光效率给LED支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高功率LED产品来讲,其芯片支架要求具有高电绝缘性、高稳定性、高导热性及与芯片匹配的热膨胀系数 (CTE)、平整性和较高的强度。
陶瓷材料具有高的导热系数、与 LED 芯片相近的热膨胀系数、高耐热及抗紫外辐射等特点,能有效地解决热歪斜及黄化问题,应用于LED支架极具竞争力。然而,目前的LED陶瓷支架只能单电压驱动,即其仅能采用6V或12V电压进行驱动,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驱动电压,导致产品使用灵活性较低,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度,对生产企业造成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电压选择驱动的LED陶瓷支架,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LED陶瓷支架只能采用单电压进行驱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电压选择驱动的LED陶瓷支架,包括有陶瓷本体,该陶瓷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固晶板、第二固晶板、第三固晶板、第四固晶板、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一焊脚、第二焊脚、第三焊脚、第四焊脚和第五焊脚;该第一焊脚、第二焊脚、第三焊脚、第四焊脚和第五焊脚均位于陶瓷本体的底部,该第一固晶板位于第一焊脚和第三焊脚的上方,第一固晶板与第一焊脚导通连接;该第二固晶板位于第三焊脚的上方,第二固晶板与第三焊脚导通连接;该第三固晶板位于第二焊脚和第三焊脚的上方,第三固晶板与第二焊脚导通连接;该第四固晶板位于第三焊脚的上方,第四固晶板与第三焊脚导通连接;该第一焊盘位于第四焊脚的上方,第一焊盘与第四焊脚导通连接;该第二焊盘位于第五焊脚的上方,第二焊盘与第五焊脚导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晶板通过第一导通孔导通连接第一焊脚,该第三固晶板通过第二导通孔导通连接第二焊脚,该第一焊盘通过第三导通孔导通连接第四焊脚,该第二焊盘通过第四导通孔导通连接第五焊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晶板上设置有第一晶片,第二固晶板上设置有第二晶片,第三固晶板上设置有第三晶片,第四固晶板上设置有第四晶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晶片、第二晶片、第三晶片和第四晶片均为垂直电极结构的晶片,第一晶片与第一固晶板导通连接,且第一晶片通过金线导通连接第二固晶板,该第二晶片与第二固晶板导通连接,且第二晶片通过金线与第一焊盘导通连接,该第三晶片与第三固晶板导通连接,且第三晶片通过金线与第四固晶板导通连接,该第四晶片与第四固晶板导通连接,且第四晶片通过金线与第二焊盘导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晶片、第二晶片、第三晶片和第四晶片均为水平电极结构的晶片,该第一晶片和第二晶片通过金线串联连接,该第一晶片通过金线与第一固晶板导通连接,第二晶片通过金线与第一焊盘导通连接,该第三晶片和第四晶片通过金线串联连接,第三晶片通过金线与第三固晶板导通连接,第四晶片通过金线与第二焊盘导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焊脚和第二焊脚分别位于第三焊脚的前方两侧,该第四焊脚和第五焊脚分别位于第三焊脚的后方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设置有多个焊脚,并配合焊脚与对应的固晶板或对应的焊盘导通连接,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焊脚接入电路,实现了可采用6V或12V电压进行驱动的目的,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驱动电压,从而提升了产品使用的灵活性,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度,为生产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第一种晶片封装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3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