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罐内置安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5910.7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志强 |
主分类号: | F16K15/04 | 分类号: | F16K15/04;F16K17/02;F16K27/12;F16K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大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安全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阀,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危化品储罐的内置型安全阀。
背景技术
目前,阀门种类虽然众多,但适用于危化品储罐内部安装的却极少,特别是需要移动的危化品运输罐,一旦运输途中发生事故,不仅容易损坏通道上的安装阀门等附件,更容易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而以往的防控手段均使在储罐外部布防,无法消除事故隐患,甚至最终防不胜防。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拟实施一种前置于储罐内侧通道的安全阀设计,以期达到危化品储罐紧急情况下的避险目的。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适合在危化品介质中长期使用且满足前述危化品运输罐特种需求的阀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并为此提供一种可以用于危化品储罐内部且满足其特种需求的储罐内置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储罐内置安全阀,包括阀体以及与其契合安装的阀盖;所述阀盖的内部设置有密封体,所述阀盖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通道接口;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球形阀芯,所述阀体的壁上设置有圆周均布的介质通道,所述阀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道接口。
所述第二通道接口的下端密封连接阀座,所述的阀座通过嵌入其中的助力缸筒联接端连接助力缸,助力缸伸缩杆的端部位于所述的第二通道接口内。
所述的球形阀芯由金属材料制作。
所述的介质通道有4个。
本实用新型中的球型阀芯5,在随储罐翻转后,可依靠自身的重力与阀体上的第一通道接口分离,从而保持通道常开,其有益效果是:
(1)设计简约,易于操作,稳定性好,造价低。
(2)以储罐内防控手段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为危化品储罐及运输车辆提供了一种本质安全的应急设备,既不影响储罐的自身功能及结构的美观,又在其源头增设了一道安全防线。
(3)球型阀芯依靠自身的重力特性完成通道的关闭和打开,无需来自外力的参与,具有最可靠的安全储备功能,达到了危化品储罐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险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面图。
图中标记:1--第一通道接口,2--密封体,3--阀盖,4--介质通道,5--球形阀芯,6--阀体,7--第二通道接口,8--助力缸筒联接端,9--助力缸,10--助力缸伸缩杆,11--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清楚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其作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储罐内置安全阀,包括阀体6以及与其契合安装的阀盖3;所述阀盖3的内部设置有密封体2,所述阀盖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通道接口1;所述阀体6的内部设置有球形阀芯5,所述阀体6的壁上设置有圆周均布的4个介质通道4,所述阀体6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道接口7。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储罐内置安全阀,包括阀体6以及与其契合安装的阀盖3;所述阀盖3的内部设置有密封体2,所述阀盖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通道接口1;所述阀体6的内部设置有球形阀芯5,所述的阀体6壁上设置有圆周均布的4个介质通道4,所述阀体6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通道接口7,所述第二通道接口7的下端密封连接阀座11,所述的阀座11通过嵌入其中的助力缸筒联接端8连接助力缸9,助力缸伸缩杆10的端部位于所述的第二通道接口7内。
在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球形阀芯5由金属材料制作;所述阀体6壁上设置的介质通道4有4个。
在前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储罐内置安全阀,以其阀盖3上端的第一通道接口1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或焊接方式与储罐内部的对应通道相连接。当所述的阀体6与所述的阀盖3螺纹实现连接时,镶嵌在所述阀盖3内孔中的密封体2将被逐步压紧并锁定,从而使所述的阀体6与阀盖3形成一个整装的安全单向阀壳体,此时,设置在所述阀体6内的球形阀芯5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保持如图1、图2中示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的第一通道接口1保持常开。如果储罐外部有对应通道的阀门打开时,则所述储罐内部的介质将经由设置在所述阀体6壁上的介质通道4不断地进入由所述的阀体6与阀盖3构成的安全单向阀壳体,并通过常开状态的第一通道接口1向外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志强,未经朱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5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