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脱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6614.9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9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风;聂义勇;聂仁宾;徐建亭;刘银堂;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2/02 | 分类号: | C10G32/02;C10G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33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脱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脱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脱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脱盐装置,原油进料一般是从电脱盐罐底部进入,从水相中慢慢上浮只有一路进料,罐体中料油流路径远,油流在罐体内的停留时间较长,处理量较小且不利于原油在电场中合理分布,处理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电脱盐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新型电脱盐装置,包括油泵、电脱盐罐、混合器、混合阀、闸阀和控制阀,油泵的输入端连接原油来管道,油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闸门、混合器、第一混合阀及第二闸门与电脱盐罐底部进料端管道连接,电脱盐罐底部设有含盐污水排出管道,该含盐污水排出管道上设有第三闸阀和控制阀,控制阀与设置在电脱盐罐内的传感器联动,电脱盐罐顶部设有输出管道,输出管道上设有第四闸门,在混合器连接第一混合阀间的管道与电脱盐罐侧中上部设有一连接管道,该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二混合阀,连接管道内腔与电脱盐罐内腔连通。
其中,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连接在电脱盐罐一侧、其总高度的三分之二处。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连接在电脱盐罐一侧、其总高度的二分之一处。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其采用了电脱盐罐底部、中上部,两路同时进料的结构,罐体中上部进料油流路径的缩短,大大减小了油流在罐体内的停留时间,使处理量大幅提高;保证了有足够量的原油平稳地喷入电脱盐罐的电场中,并在电场中合理分布,提高了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新型电脱盐装置,包括油泵1、电脱盐罐2、混合器3、混合阀4—5、闸阀6—9和控制阀10,油泵1的输入端连接原油来管道11,油泵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闸门6、混合器3、第一混合阀4及第二闸门7与电脱盐罐2底部进料端管道连接,电脱盐罐2底部设有含盐污水排出管道12,该含盐污水排出管道12上设有第三闸阀8和控制阀10,控制阀10与设置在电脱盐罐2内的传感器13联动,电脱盐罐2顶部设有输出管道14,输出管道14上设有第四闸门9,在混合器3连接第一混合阀4间的管道与电脱盐罐2侧中上部设有一连接管道15,该连接管道15上设有第二混合阀5,连接管道15内腔与电脱盐罐2内腔连通。所述连接管道15的一端连接在电脱盐罐2一侧、电脱盐罐2总高度的三分之二处或二分之一处。
来自油泵1输出端的原油进料一路是从电脱盐罐2底部进入,水相中慢慢上浮,另一路原油直接进入电脱盐罐2罐体中上部,两路同时进料,电脱盐罐2罐体中上部进料油流路径的缩短,大大减小了油流在电脱盐罐2罐体内的停留时间,使处理量大幅提高;两路双层喷嘴的设计保证了有足够量的原油平稳地喷入电脱盐罐2的电场中,并在电场中合理分布,提高了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其采用了电脱盐罐底部、中上部,两路同时进料的结构,罐体中上部进料油流路径的缩短,大大减小了油流在罐体内的停留时间,使处理量大幅提高;保证了有足够量的原油平稳地喷入电脱盐罐的电场中,并在电场中合理分布,提高了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6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油裂解率高的生物质气化炉
- 下一篇:油田伴生气混合烃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