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8690.3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2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水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水银 |
主分类号: | B60B33/02 | 分类号: | B60B3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子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桌、椅或其他对象为便于迁移一般于其下方设置轮子,该对象迁移至定点后为了定位,是于轮子上设置锁定装置,再可藉由锁定装置锁定防止轮子旋转位移。
习知轮子一般具有塑料制轮座,轮座上方设置接合柱与其接合对象枢接,该轮座枢设轮体,并于轮座上设置具有凸钮的锁定装置,可拨动凸钮放松锁定装置使轮体可旋转,再拨动凸钮使锁定装置与轮体卡紧定位。
然而前述习知轮体易因锁定装置未与轮体卡紧而造成轮体仍可旋转,因此具有定位稳定性不佳、不安全缺失;且该凸钮大幅外凸于轮子外侧易造成人们行走时脚部碰撞危险;再者,该塑料制轮座强度不佳,当使用一段时间后轮子易因过度承受上方对象的重量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轮子安全性及定位稳定性的轮子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轮子结构,包括:一轮座,轮座的中央二侧具有中空圆柱形轮轴部,该轮轴部外侧具有外表面,于外表面中央设置接合部,该接合部设置径向动作孔;二轮体单元,分别枢设于轮座二侧,各轮体单元分别包括一轮体、一轴承,轮体套置于轮轴部外侧位置,且具有内表面,于内表面的一侧不同角度位置上分别设置凸齿,各凸齿间具有定位槽,轴承具内环及外环,内环、外环分别与轮座的轮轴部外表面及轮体内表面接合;一锁定装置,主要包括一动作块、一定位杆,该动作块设于轮座的接合部位置,且外侧具拨动片,于拨动片内侧设置导移片,该导移片对应轮座的动作孔位置设置导移槽,该导移槽具有对应轮轴部较小径向距离的第一端及较大径向距离的第二端;该定位杆穿插轮座的动作孔及动作块的导移槽组合;锁定装置不锁定状态时定位杆位于第一端不对应轮体的凸齿径向位置,锁定装置于锁定状态时定位杆上移至第二端位置,使定位杆嵌入轮体的定位槽内。
所述导移槽第一端及第二端间具有导斜边。
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二定位体,于导移槽对应第一端及第二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接合槽;该二定位体分别设于对应前述第一端及第二端位置的接合槽内,且定位体端部略凸于导移槽内。
所述轮座的接合部具有二相对侧板,二侧板间具有径向方向的槽孔,所述动作块的导移片嵌入前述槽孔内。
所述轮座接合部槽孔下方一侧设置嵌槽,中央设置卡槽,导移片设置锁定时嵌入嵌槽内的凸部及与卡槽卡合的卡体。
所述轮体单元还包括二套盖,轮座的轮轴部轴向具有透空部,该透空部内侧设置螺纹;套盖外侧具有挡环,内侧具有穿插轮座透空部的接合部,接合部设置有螺纹,轮体套置于轮轴部后套盖接合部与轮座透空部螺合,使挡环遮挡轮体一侧。
该轮子结构还包括一枢接座,该轮座上方凸设有枢柱,枢柱具有螺纹,枢接座具有轴承、接合套,该轴承具有内环及外环,该内环与枢柱固接,接合套与轴承外环固接。
所述轮座由铝合金材质制造。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轮子结构的锁定装置在不锁定状态时,动作块的凸部可嵌入轮座的嵌槽内以具较佳组合稳定性,其定位杆位于导移槽的第一端位置,定位杆一侧与定位体抵靠定位,且此时定位杆不对应轮体的凸齿径向位置,因而轮体可对应轮座旋转;当需要轮子定位时,即锁定装置于锁定状态时可拨动动作块的拨动片使动作块位移,并使定位杆可沿导斜边及动作孔上移至第二端位置,一侧可由定位体抵靠定位,使定位杆可嵌入轮体的定位槽内,如此轮体不能对应轮座旋转,可具有较佳定位稳定功效。
本实用新型轮子结构的定位杆嵌入定位槽内可确实防止轮体转动,可具有较佳稳定功效,且配合定位体与定位杆接合可防止动作块不当动作,本实用新型轮座由铝合金制造可提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应图2的A-A剖视图,显示未锁定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对应图3的B-B剖视图,显示未锁定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显示锁定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水银,未经林水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8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