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涂刷式氯丁胶片止水带变形缝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8896.6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5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尚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刷 式氯丁 胶片 止水带 变形缝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尤其设计一种涂刷式氯丁胶片止水带变形缝构造。
技术背景
地下工程,无论是大型建筑地下室、市政管线共同沟还是地铁车站与隧道接口工程,均应设计变形缝及主体外防水。地下结构物的变形缝是防水工程中的薄弱环节,处理不当而引起渗漏水现象,会直接影响地下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寿命。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在变形缝处预埋止水带的做法,但是因止水带不好固定,经常会被混凝土挤偏,致使止水带埋设位置不准确,止水带起不到止水和适应变形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涂刷式氯丁胶片止水带变形缝构造,能够很好的固定止水带,进而很好的适应变形和防水效果,且施工方便,节约了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涂刷式氯丁胶片止水带变形缝构造,包括一设置于混凝土层的并填充有防水层的凹槽,所述凹槽上部依次设置有底胶层、玻璃布、涂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布、涂胶层依次设置形成第一玻璃布、第一涂胶层、第二玻璃布以及第二涂胶层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涂胶层厚度设置为2c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倒楔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涂胶层上部的覆盖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凹槽中部的并延伸至混凝土层的且关于凹槽对称的木丝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涂刷式氯丁胶片止水带变形缝构造,具有很好的适应变形和防水效果,且施工方便,节约了施工成本,综合经济效益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涂刷式氯丁胶片止水带变形缝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层,2.防水层,3.底胶层,4.第一玻璃布,5.第一涂胶层,6.第二玻璃布,7.第二涂胶层,8.覆盖层,9.木丝板,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涂刷式氯丁胶片止水带变形缝构造,包括一设置于混凝土层1的并填充有防水层2的凹槽10,所述凹槽10上部依次设置有底胶层3、玻璃布、涂胶层。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布、涂胶层依次设置形成第一玻璃布4、第一涂胶层5、第二玻璃布6以及第二涂胶层7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涂胶层7厚度设置为2cm以上。进一步地,所述凹槽10为倒楔形。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涂胶层7上部的覆盖层8。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凹槽10中部的并延伸至混凝土层1的且关于凹槽10对称的木丝板9。
具体施工过程:
在预留或剔凿出的倒楔形凹槽10内按刚性防水做法抹上填充防水层2,防水层2表面用木抹子搓成麻面,搓后用木抹子轻轻拍一遍,使其表面粗糙、平整。待防水层2干燥后均匀涂刷底胶层3,在底胶层3上铺贴第一玻璃布4。第一玻璃布4应平整无褶皱,且在变形缝部位应留有变形余量,缝隙两侧要贴牢按实。第一玻璃布4上再刷第一涂胶层5,铺贴第二玻璃布6,在第二玻璃布6上再刷第二涂胶层7。放置24h后,再分次涂胶6-8道,使第二涂胶层7厚度达2cm以上。放置一周后,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于胶片上面,作为覆盖层8以增强其抗水能力。为适用结构反复变形,用木丝板9将覆盖层8隔开。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8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防线可监测地下室水压力释放抗浮系统
- 下一篇:变形缝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