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液回输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9722.1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1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谢业花;杨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陆海天;夏平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液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尤其是一种可方便过滤消化液,并将其回输患者体内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消化液回输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普外科的治疗中,经常需要对患者排出的消化液,如胃液、胰液、胆汁等进行过滤并回输操作。传统的做法是先将从患者引流管引流出的消化液收集起来,然后,用纱布等材料将消化液进行反复过滤,最后,将过滤好的消化液倒入输液瓶内,并回输患者体内。上述方法不仅操作繁琐,影响了医护工作的效率,而且,还容易使消化液受到污染,或者因消化液撒漏而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医护质量的提高。因此,当前急需设计一种可以方便而高效的进行消化液过滤回输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化液回输过滤装置,可以有效的将消化液的收集和过滤步骤进行整合,使回输操作更加方便而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可避免消化液受到污染,或是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化液回输过滤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上大下小的瓶状,上端开口并设有可开合的盖子,下端也设有开口并在其中设有封堵该开口的塞子;所述本体内设有可过滤消化液的滤网;所述本体下方设有与该本体活动连接并可使其竖直放置的底座。
所述底座为圆台形,其上端面为与本体下端部相配合并带中心圆孔的凹弧形。
所述滤网包括水平设置的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且下层的滤网目数大于上层滤网的目数。
所述塞子由软质材料制成。
所述本体上部设有可悬挂的挂绳。
所述本体侧壁上还设有可显示其内容物体积的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消化液的收集和过滤步骤有效整合,并使过滤后的消化液直接处于待回输状态,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可有效避免以往在消化液转移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污染,以及因撒漏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提高医护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2-下层滤网;3-上层滤网;4-挂绳;5-盖子;6-刻度;7-塞子;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消化液回输过滤装置,包括本体1。该本体1可以由透明塑料制成,使其既可以保持固有的形状,又便于观察期内部的情况。所述本体1为上大下小的、倒置的瓶状,其上端开口并设有可开合的盖子5,下端也设有开口并在其中设有封堵该开口的塞子7。所述盖子5可以通过螺纹与本体1相连接,便于开合。所述塞子7由软质材料制成,如橡皮,可在回输消化液时,便于输液针的插入。所述本体1内设有可过滤消化液的滤网。该滤网包括水平设置的上层滤网3和下层滤网2,且下层滤网2的目数大于上层滤网3的目数,使消化液从上往下流过时,可以得到逐级而快速的过滤。所述本体1下方设有与本体1活动连接并可使本体1竖直放置的底座8。该底座8为圆台形,其上端面为凹弧形,且在中心设有与本体1下端开口相适应的中心圆孔,使本体1的下端部可以完全与底座8相贴合,因而使本体1可以稳妥放置在该底座8上,并保持竖直。所述本体1上部设有可悬挂的挂绳4,使得在回输消化液时,可以方便的将本体1挂在输液柱等装置上。所述本体1侧壁上还设有可显示其内容物体积的刻度6,便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经过过滤的消化液数量,更好的满足治疗的需求。
使用时,将本体稳妥的放置在底座上,然后,打开本体上端的盖子,使患者造口处流出的消化液直接从本体上端开口处流入本体的上部。随后,消化液经过两层滤网的过滤后,流入本体的下部。通过观察本体上的刻度,及时了解消化液流出的情况。当达到合适的数量时,停止流入消化液,并将其上部的盖子关闭。然后,将装有过滤后的消化液的本体从底座上拿起,并通过挂绳挂在输液柱等装置上,再将输液针插装在本体下端的塞子上,使本体内的消化液通过输液管回输患者体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9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