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0227.8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3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庄敏;罗晓晔;申屠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万鹏 |
地址: | 3114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电子产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烟中的电子烟只设置一个雾化组件,该电子烟工作时,其产生的烟雾量小;再者,现有的电子烟不能逼真地模仿烟草燃烧,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产生的烟雾量大且用户体验好的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雾化组件上的电池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雾化组件远离所述电池组件一端的吸嘴;所述雾化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雾化组件螺纹连接且同轴设置;每个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套管,以及安装在所述雾化套管内的发热丝;两个所述雾化组件中的发热丝并联连接;
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套管、安装在所述电池套管内的电池,以及粘接在所述电池套管远离所述雾化组件一端的灯帽;所述灯帽靠近所述电池套管内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灯具,所述灯帽的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灯具的灯光射出的若干个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烟中,每个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雾化套管一端的第一连接电极,以及安装在所述雾化套管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电极;
两个所述雾化组件连接时,其中一个所述雾化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与另一个所述雾化组件中的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烟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电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旋合连接的内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烟中,所述吸嘴螺纹连接在所述雾化组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烟中,所述灯帽包括插装在所述电池套管端部的帽体;所述若干个通孔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帽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烟中,所述灯帽还包括由所述帽体向所述电池延伸的粘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烟中,所述灯帽由塑料制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以及电子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电子烟采用两个雾化组件的结构,使得所述电子烟工作时产生的烟雾量大;其次,两个雾化组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组装雾化组件时其操作简便,且每个雾化组件均可独立地进行替换使用,使得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数量的雾化组件,以达到调节烟雾量的效果;此外,当某个雾化组件损坏时易于检测出及方便更换,便于使用;再者,所述电子烟采用灯帽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的结构,吸烟时灯帽可产生各种璀璨的灯光效果,能够逼真地模仿烟草燃烧,满足了吸烟者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烟中的雾化组件与吸嘴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烟中的雾化组件与吸嘴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子烟中的电池组件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子烟中的灯帽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烟,其包括雾化组件1、电池组件2以及吸嘴3。
具体地,如图3并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雾化组件1用于产生供使用者吸食的烟雾,吸嘴3螺纹连接在该雾化组件1上。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1设置有两个。每个雾化组件1包括雾化套管11、发热丝12、第一连接电极13,以及第二连接电极14。其中,雾化套管11大致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发热丝12安装在雾化套管11的内部。发热丝12工作时,能够使得储存在储油件(未标号)中的烟油雾化以产生烟雾。本实施例中,两个雾化组件1中的发热丝12并联连接。
如图3并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连接电极13安装在雾化套管11的一端,第二连接电极14安装在雾化套管11的另一端,该另一端也即雾化套管11上远离第一连接电极13的一端。该第一连接电极13可用于与电池组件2电连接,或用于与另一个雾化组件1中的第二连接电极14电连接。该第一连接电极13包括第一外电极(未标号)以及第一内电极(未标号)。该第二连接电极14可用于与吸嘴3连接,或用于与另一个雾化组件1中的第一连接电极13电连接。该第二连接电极14包括第二外电极(未标号)以及第二内电极(未标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02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更换可重建的玻璃滴嘴结构
- 下一篇:开盖顺势提拉单支撕拉式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