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模块化平板式臭氧发生放电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0591.4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5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旺;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大万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模块化 平板 臭氧 发生 放电 单元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模块化平板式臭氧发生放电单元。
二、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污染形势的严峻,对大气治理、水污染治理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为了扭转这种污染趋势,需要大量的环保技术及装备来治理大气环境、水环境的污染。而臭氧作为一种无二次污染的强氧化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需要臭氧发生器性能指标进一步提高,要求发生器结构设计及工艺不断完善,迫切需要臭氧发生器能够运行低成本、高性能、高稳定可靠性。
臭氧发生器按其结构分类为管式和板式。管式臭氧发生器电极加工存在耗材多、加工精度难以提高的缺点,制约臭氧产品的发展。传统的工业管式臭氧发生器,地电极是蜂窝状结构,包括——圆筒状容器、管状电极、多孔法兰。其中,圆筒状容器端部带风头,内部装有冷却水,现有管式臭氧发生器的管状电极与圆筒状容器是通过焊接连成一体,焊接时变形大、装配困难、不易维修。而平板式臭氧发生器有效的客服了以上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模块化平板式臭氧发生放电单元。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模块化平板式臭氧发生放电单元,是模块化平板式臭氧发生放电单元是由开始集成式地电极(1-1)、水路前盖板(1-2)、水路密封后盖板(1-3)、气路堵头(1-4)、水路接头(1-5)、臭氧接头(1-6)、内密封环(1-7)、外密封环(1-8)、内环密封隔断垫(1-9)、复合高压电极介电质板(1-10)、密封隔断通气垫(1-11)、结束集成式地电极(1-12)、水路环形O形密封圈(1-13)等零部件组成,其中开始集成式地电极(1-1)与结束集成式地电极(1-12)对称式装配;复合高压电极介电质板(1-10)、内环密封隔断垫(1-9)、密封隔断通气垫(1-11)在两个集成式地电极中间镜像布局,采用多环密封;水路前盖板(1-2)、水路密封后盖板(1-3)与集成地电极组成S形冷却水通道。
高效模块化平板式臭氧放电单元的装配关系如下:复合高压电极介电质板(1-10)放到内环密封隔断垫(1-9)上组成一个放电小部件;然后将内密封环(1-7)与开始集成式地电极(1-1)实现密封配合组成开始集成式地电极部件;再将内密封环(1-7)与结束集成式地电极(1-12)实现密封配合组成结束集成式地电极部件;把水路前盖板(1-2)、水路后盖板(1-3)、水路堵头(1-5)和9个水路环形O型密封圈(1-13)与开始集成式地电极(1-1)和结束集成式地电极(1-12)密封配合实现水路的密封;把6个气路堵头(1-4)、2个气路接头(1-6)分别与开始集成式地电极(1-1)、结束集成式地电极(1-12)密封装配实现气路的密封;最后将开始集成式地电极部件、放电单元部件、结束集成式地电极部件通过定位孔的精确定位叠放组合而成,然后放到专用组装平台施加压力,达到密封所需压力后通过紧固不锈钢螺栓和螺母将模块化平板式放电单元装配完成。
集成式地电极专用布气孔与放电面(2-3)组成独立间隙放电通道,共计独立放电通道为6个,放电通道能够均匀布气;为凸出导热密封条(2-7),实现了快速导热及密封复合高压电极介电质板(1-10);为内密封环凹槽(2-2),可以实现第二环密封及耐高压的专业密封设计;冷却水外接螺纹孔(2-4)、冷却水S形通道联通孔(2-8),通过螺纹孔和通道连接孔实现了冷却水到S形流向;气路螺纹孔(2-5)实现对外的气路流向;接地导电螺纹孔(2-6),两个导电螺纹孔实现了导电冗余效果。
复合高压电极介电板(1-10)是由陶瓷片、导电白银、复合催化剂涂层组成,其中导电形状为六横一竖与集成式地电极放电通道完全配合;采用印刷烧结工艺将导电白银印刷到陶瓷片,然后通过烧结炉烧结完成。
密封隔断通气垫(1-11)、内密封环(1-7)、外密封环(1-8)组成了内部气路与耐压密封回路,通过O圈密封技术和耐压密封设计,实现了内部气路的密封和绝缘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散热效率,布气的均匀性显著提高,提高放电耐压,降低臭氧运行电压,提高放电频率,实现了多环密封臭氧与氧气,水路通道实现了全胶圈密封,从而使臭氧产生的浓度高、电耗低、产量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大万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大万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05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