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穿针引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0752.X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8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程相允;张升校;马小雯;朱清玉;叶彩林;姜涛;刘强;张仲涛;韩帅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相允;张升校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2722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穿针引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穿针引线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手术中,很多医用缝合针在缝合之前需要穿针引线。由于医用缝合针呈弧形,因此,缝合线不容易穿过缝合针的针孔。目前手术室采用的几种穿针引线器械都存在一些缺点。如一些引线器利用负压吸引,使缝合线从针孔吸出,存在操作繁杂和不容易推广的技术问题;另有一些采用引线环结构,但由于引线环细小,在手术操作台上容易遗失,从而会造成不良后果;并且其组件非常繁杂,不适合在手术操作台上使用;还有的引线器采用引线钩状结构,但是引线钩很容易变形折断且不能更换,从而导致穿针引线器最终不能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医用穿针引线器械存在操作繁杂、不容易推广、容易遗失和不能重复使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医用穿针引线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穿针引线器,包括手术刀柄,其中:它还包括引线钩和钩片,在所述引线钩钩杆的后部设有凸头且使凸头和引线钩的钩尖相对应,所述引线钩钩杆的后端与钩片的前端连接,钩片插装在手术刀柄的前端。
所述钩片的中部设有连接孔以便将钩片与手术刀柄连接在一起。
所述引线钩钩子的上边缘高于凸头的上边缘。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医用穿针引线器械存在操作繁杂、不容易推广、容易遗失和不能重复使用的技术问题,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引线钩将缝合线穿过缝合针的针孔,克服了医用缝合针穿针引线难的问题,让医务工作者更有效率进行医用缝合针的穿针引线;
2)在医用穿针引线器上设有手术刀柄,有了手术刀柄这个支撑架,使穿针引线过程更加便捷;
3)本实用新型可以从手术刀柄上更换,即使引线钩损坏,也可以很快的更换,不影响整体使用;
4)本实用新型由于可安装在手术刀柄上,在手术刀柄的辅助作用下,医用穿针引线器在操作台上不易掉下,同时更容易操作;
5)本实用新型的引线钩和凸头的契合使缝合线更加稳定固定,以便操作,使得缝合效率高;
6)本实用新型结构轻巧,携带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线钩与钩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医用穿针引线器,包括手术刀柄6,其中:它还包括引线钩1和钩片3,在所述引线钩1钩杆的后部设有凸头2且使凸头2和引线钩1的钩尖相对应,所述引线钩1钩杆的后端与钩片3的前端连接,钩片3插装在手术刀柄6的前端。
所述钩片3的中部设有连接孔4以便将钩片3与手术刀柄6连接在一起。
所述引线钩钩子的上边缘高于凸头2的上边缘,在所述手术刀柄6的外壁设有防滑凸棱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1)将穿针引线器的引线钩1穿入医用缝合针的针孔中,医用缝合针便固定在引线钩1上;
2)将医用缝合线搭在穿针引线器的引线钩1和凸头2之间,引线钩1和凸头2形成的钩状系统使医用缝合线不至于滑落;
3)夹住医用缝合针,从穿针引线器中夹出医用缝合针,医用缝合线便可成功穿入缝合针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相允;张升校,未经程相允;张升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07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手术高速磨削动力手柄
- 下一篇:一种伤口缝合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