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动一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0954.4 | 申请日: | 2015-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2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柳清 |
主分类号: | F16H57/021 | 分类号: | F16H57/021;E21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从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机,尤其涉及一种工程钻机、分系统或部件。
背景技术
工程钻机是用于高层建筑、港口、码头、水坝、电力、桥梁等工程的大口径灌注桩施工的钻机。通用工程钻机在工作时只有钻进,当遇到较为坚硬的岩石层,如卵石、灰岩、花岗岩等硬岩石地层,就不得不改变钻进方位,或另钻它孔,设备功效较低,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复合式工程钻机。现有钻机的很多分系统或部件难以直接用于冲击、回转复合式工程钻机:例如,变速箱功能单一,不能很好地实现多路动力输出及正反转设计要求;再如,转台结构较为复杂,可靠性方面不够理想;又如,卷扬机钢绳易于缠绕在一起,停机控制装置响应较慢,安全性方面存在欠缺;等等。有鉴于现有工程钻机存在上述诸多方面的不足,有必要对工程钻机及其分系统或部件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工程钻机整机、分系统或部件,以便至少在某一方面提升产品的性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从动一轴结构,适用于可冲击钻进和回转钻进的复合式工程钻机的变速箱,该工程钻机通过安装于底盘上的卷扬机来实现冲击钻进,通过安装于底盘上的转台结构来实现回转钻进,该变速箱包括支撑在箱体上的输入轴、传动轴、主动轴、从动一轴、从动二轴,输入轴、传动轴、主动轴三者平行,从动一轴与主动轴位于同一直线,从动二轴与主动轴垂直,该从动一轴结构为:从动一轴中部通过从动一轴轴承可滑移地支撑于箱底侧壁从动一轴槽上,从动一轴第二端的从动一轴轴承用从动一轴轴承盖来轴向限位、封堵,从动一轴轴承盖与箱底之间相对位置用从动一轴调整垫片来调整;各从动一轴轴承之间设置从动一轴轴套进行限位;从动一轴第一端设置单向矩形牙嵌离合器从动半轴来与主动轴第二端的单向矩形牙嵌离合器主动半轴结合;从动一轴的第二端外伸于变速箱的箱体,以便输出第一路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工程钻机集回转、冲击钻进工艺于一体,有利于提高设备功效,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操作维护方便。适应这种复合式工程钻机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分系统及部件性能也得以改善:1、变速箱具有二轴输出动力,其中一路可以正反向输出转速,可以同时满足冲击、回转钻进要求;2、转台通过锥齿轮副来驱动钻杆工作,实现回转钻进的结构较为简单,性能十分可靠;3、改善后的卷扬机绕绳装置及压绳装置可以减少钢绳松开或缠绕在一起的问题,停机控制装置可以快速响应紧急停车指令,这有助于降低安全事故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程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箱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动轴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A视图;
图7为图5中B-B视图;
图8为图5中C-C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变档齿轮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D-D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转台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转台的右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转台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绕绳装置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压绳装置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停机控制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停机控制装置限位开关的电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原理及工作过程,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图17对本实用新型工程钻机、分系统或部件的结构进行了标示,其中的相同标号表示为相同部件。
参见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工程钻机的整机结构。该工程钻机为集回转、冲击钻进工艺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工程钻机,整个钻机系统由底盘、钻塔、主副卷扬机、冲击卷扬机、转台、动力传动系统、气动系统、电气系统以及工具系统等组成,图1标识出底盘1、变速箱2、减速器3、小带轮4、电机5、机座架6、转台(总成)7、滑台8、液压缸9、冲击卷扬机10、副卷扬机11、主卷扬机12、卷扬手柄13、钻塔14、钻塔滑轮组15、护板16及大带轮17等部件,其它未标示的部件可采用习知的现有技术而不展开描述。以下结合图1,对工程钻机部件及系统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柳清,未经杨柳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09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机前桥用轮边减速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变速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