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加药壶的一次性小儿静脉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1551.1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7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司马海娟;林继红;吴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14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加药壶 一次性 小儿 静脉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加药壶的一次性小儿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公知的,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已超过半个世纪,经过多次的改进,现静脉留置针穿刺方便、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常用的有直型留置针和带延长管的Y型留置针。但每种留置针都有其优点和一定的局限性,直型留置针加药方便,Y型留置针加药不方便(加药处为螺丝帽,反复拧开增加污染机会)。婴幼儿血管纤细在术中多应用带延长管的Y型留置针,麻醉给药时需反复多次打开螺旋帽进行加药,操作复杂;反复打开螺旋帽,浪费时间,增加感染机会;Y型留置针延长管长约8-10厘米,小剂量给药时药液常存留于延长管中,不能及时达到药效,且药物用量不准确。现术中解决这种问题常常有以下方法:1、直型留置针由加药壶直接给药。2、Y型留置针给药时反复打开螺旋帽。前者套管管径较粗,婴幼儿不易穿刺。后者虽容易穿刺,但是反复打开螺旋帽,浪费时间,增加感染机会,延长管长,药物易存留致用量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加药壶的一次性小儿静脉留置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延长管体上设置加药壶和固定装置,以此来达到固定留置针和快速安全加药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加药壶的一次性小儿静脉留置针,包括留置针、延长管体、加药壶、固定装置、软管、止水夹和接头,延长管体内设有留置针,留置针一侧设有接头,接头通过软管进行连接,软管上设有止水夹,接头上设有护帽,在延长管体上设有加药壶和固定装置,加药壶上设有壶盖,固定装置由壳体和粘贴带构成,壳体固定设置在延长管体上,在壳体内设有粘贴带。
所述壳体内设有旋转轴,粘贴带缠绕在旋转轴上,粘贴带一侧设有粘贴区,粘贴区上设有覆盖膜。
所述加药壶垂直于留置针固定设置在留置针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加药壶的一次性小儿静脉留置针,包括留置针、延长管体、加药壶、固定装置、软管、止水夹和接头,通过在延长管体上设置加药壶和固定装置,以此来达到固定留置针和快速安全加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起来比较简单,解决了繁琐的操作程序,同时避免了反复打开螺旋帽浪费时间和增加感染机会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帽;2、软管;3、止水夹;4、留置针;5、壳体;6、粘贴带;7、壶盖;8、加药壶;9、延长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所述的一种带加药壶的一次性小儿静脉留置针,包括留置针4、延长管体9、加药壶8、固定装置、软管2、止水夹3和接头,延长管体9内设有留置针4,留置针4一侧设有接头,接头通过软管2进行连接,软管2上设有止水夹3,接头上设有护帽1,在延长管体9上设有加药壶8和固定装置,加药壶8上设有壶盖7,固定装置由壳体5和粘贴带6构成,壳体5固定设置在延长管体9上,在壳体5内设有粘贴带6;所述壳体5内设有旋转轴,粘贴带6缠绕在旋转轴上,粘贴带6一侧设有粘贴区,粘贴区上设有覆盖膜;所述加药壶8垂直于留置针4固定设置在留置针4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加药壶的一次性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使用时,先通过接头使软管2与输液器相连接,然后通过留置针4与患者相连接,撕下粘贴带6上的覆盖膜,通过固定装置上的粘贴带6的粘贴区将留置针4固定在患者身上,这样就可以进行输液了,需要加药的时候只需要通过止水夹3关闭软管,这时候打开加药壶8上的壶盖7就可以注入药液了,注入完药液后盖上壶盖7就可以了,然后松开止水夹3就完成了全部操作,方便、安全而且快捷。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未经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1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天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孔基材电池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