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耐高低温屏蔽补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1617.7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5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艳;王海岭;胡光辉;王飞;周美彪;任士雪;余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龙庵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02 | 分类号: | H01B1/02;H01B7/02;H01B7/17;H01B7/28;H01B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低温 屏蔽 补偿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轻型耐高低温屏蔽补偿电缆。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现场环境比较恶劣,补偿导线有时需要穿越高温区或者电磁干扰区,尤其是在大型计算机系统中,补偿导线的抗干扰技术要求更高,所承受的长期高温辐射情况更加典型。普通线缆难以承受高低温带来的损伤以及强磁造成的干扰,造成信号传输不稳,耐候性不强等问题,不能满足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的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轻型耐高低温屏蔽补偿电缆。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轻型耐高低温屏蔽补偿电缆,包括相互平行的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所述正极导体为镀银铜导体,采用镀银导体,可以防止铜导体在高温下发生氧化。所述负极导体为铜镍0.6合金导体,所述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外侧均挤包有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制成的绝缘层,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制成的绝缘层具有优异的耐辐射性、耐高低温性和阻燃性,所述绝缘层外共同覆盖有镀银铜丝编织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外挤包有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制成的护套。
所述绝缘层厚度为0.15-0.20mm。
所述护套的厚度为0.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正极导体采用镀银软铜导体,可以提高导体表面的导电能力,减少接触电阻,增加耐腐蚀性能,同时镀银层还可以防止在高温状态下镀铜的氧化,负极导体采用铜镍0.6合金,正、负极两种导体材料的配合,大大提高了此补偿电缆测温精度。
2、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层及护套不受水溶液、酸碱液、燃料油、润滑油、清洁剂、冷却剂和防冻剂的侵蚀,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仍不受影响。
3、本实用新型耐高低温性能好,由于此电缆的绝缘层经过辐照交联,大大增加了电线的耐高温特性,耐温达200℃,且能通过持续7小时300℃的加速老化试验,并且在-70℃时仍保持良好的柔软性。
4、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层及护套采用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密度只有1.7g/cm3,而传统用的氟塑料的密度为2.2g/cm3,因此本实用新型与同等产品相比,质量较轻。
5、本实用新型具有卓越的抗外空辐射性能,由于绝缘层是经过辐照的,有着良好的氧稳定性,能抵外空的电离辐射,在暴露于5×108Rad辐射中仍保持柔软不开裂。
6、本实用新型具有机械强度大,抗开裂性能优越,对纵向切入与磨擦有很强抵抗力。
7、本实用新型可靠性高,能够经受高温、高湿、强日晒、干热、寒冷、风沙,雨淋、低气压、霉菌、盐雾、油雾、化学药品、核中子与r射线的辐射、震动、冲击、弯曲、磨擦扭绕等直接或间接作用而不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和创作特征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轻型耐高低温屏蔽补偿电缆,包括相互平行的正极导体1和负极导体2,所述正极导体1为镀银铜导体,采用镀银导体,可以防止铜导体在高温下发生氧化。所述负极导体2为铜镍0.6合金导体,所述正极导体1和负极导体2外侧均挤包有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制成的厚度为0.15-0.20mm的绝缘层3,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制成的绝缘层3具有优异的耐辐射性、耐高低温性和阻燃性,所述绝缘层3外共同覆盖有镀银铜丝编织的屏蔽层4,所述屏蔽层4外挤包有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制成的厚度为0.4mm的护套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龙庵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龙庵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16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组LED背光源软排线
- 下一篇:有两个板的准直器和相应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