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的微型化颗粒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2686.X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8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杜晨光;戴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晨光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微型 颗粒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精度的微型化颗粒物传感器。
背景技术
大气颗粒物主要来自于人为排放,包括三大化石燃料、生物质等燃烧以及道路和建筑扬尘、工业粉尘等直接排放的颗粒物,也包括一次排放的气态污染物转化而成的二次颗粒物。大气颗粒物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易携带有毒、有害物质,且输送距离远,而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其过滤和阻挡大气颗粒物的效果有限,因此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
伴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周围的生活环境质量尤其是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这促进了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光散射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方法,利用光散射原理发明的颗粒物传感器市面上屡见不鲜,然而市面上的这种传感器存在以下缺点:1、光学器件发出的光线经过传感器测量室内壁面的多次反射形成杂散光,杂散光和被颗粒物散射的光线一起进入光接收器,导致信噪比过低,读数漂移大,测量结果产生很大偏差;2、系统设计不合理,发光器件在较大电流下工作,导致功耗偏大;3、所采用的透镜焦距长、口径大,造成整体传感器尺寸偏大;4、传感器电路板裸露在外面,容易发生受潮、被腐蚀、老化等问题,造成传感器寿命偏短,性能不稳定;5、传感器所采用的探测头对可见光有响应,所以容易受到外界光线的干扰,造成传感器读数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的微型化颗粒物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高精度的微型化颗粒物传感器由暗室、汇聚透镜、收集透镜、红外LED、光接收器、发射光阑、检测光阑、电路组成,所述的颗粒物传感器至少有一面有一个通气孔,供环境空气进入暗室测量。
所述的汇聚透镜、收集透镜、红外LED、光接收器均安装在暗室内,汇聚透镜、发射光阑、红外LED组成发射系统,发射光阑位于汇聚透镜和红外LED之间,这样可以滤除红外LED的大角度出射光,而使得小角度出射光正常通过。
所述的收集透镜、检测光阑、光接收器组成检测系统,检测光阑位于收集透镜和光接收器之间,这样可以滤除杂散背景光,而散射产生的信号光能够正常通过。
所述的发射光阑和检测光阑中心围绕形成一个锥形的空间,这样可使得上述滤除效果最好。
发射系统和检测系统分别设于通气孔两侧。
所述的汇聚透镜、收集透镜均采用短焦距、小口径的透镜,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微型化。
更加优选地,所述的暗室采用吸光性强的材料,这将有利于消除杂散光的干扰,保证传感器读数的准确性。
所述的电路包括恒流驱动模块、I-V转换、运算放大器以及连接器。红外LED在恒流驱动模块的控制下,发出稳定的红外光线,照射在颗粒物上产生散射光,散射光被光接收器接受并产生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经过I-V转换变成电压信号,再经过运算放大输出。
更加优选地,所述的光接收器为光电三极管,这样可以有更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并配合检测系统,使得红外LED工作在较低功率,从而实现整个模块的低功耗,最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颗粒物传感器工作电流降到1mA以内。
更加优选地,所述的光接收器的探测头表面为能滤除可见光的材料,这样可以有效滤除可见光的干扰,进一步增强传感器读数的准确性。
所述的暗室表面包裹着一层屏蔽壳,所述的电路包括滤波电容,所述的滤波电容和屏蔽壳可充分滤除外部干扰,保证信号的真实性,提高信噪比。
所述的暗室底面有一直口,所述的电路固定在暗室底面直口形成的安装空间内,并通过灌封工艺将电路板固定在暗室底面上,这样可以将电路永久地固定在暗室底面直口形成的空间内,而且整个颗粒物传感器不会有电路板裸露,增强传感器耐酸碱腐蚀、防震抗压、电绝缘等物理性能,也增加了颗粒物传感器的整体美观效果。
借由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准确度高、精度高,可以有效检测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
2、体积小,方便安装和使用;
3、低功耗,工作电流可从目前市面上颗粒物传感器通常的20mA降至1mA以内,可用于微型电池供电的便携产品;
4、产品外观无裸露电路,整体效果较为美观;
5、防潮抗震抗压、耐酸碱腐蚀、绝缘性好;
6、对可见光不敏感,不易受自然光影响,抗干扰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主要部件标号说明:
1 暗室 2 汇聚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晨光,未经杜晨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26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抗渗仪综合校准装置
- 下一篇:梁的纯弯曲性能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