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式通风座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3237.7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3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中兴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B60N2/62;B60N2/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式 通风 座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坐垫,尤其是涉及一种负压式通风座垫,适用于汽车座椅、家居使用。属于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无缝连接空调坐垫采用正压通风,该坐垫内的风机产生气流,气流向坐垫内流动,从坐垫表面透气孔排出。该汽车无缝连接空调坐垫存在如下缺点:采取正压通风时,气流经过坐垫从透气孔析出时该热气经过人体后散发,不能起到直接吸收或者驱散热量的效果,导致散热效果差,影响使用舒适感。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负压式通风坐垫,具有当人体使用坐垫时,气流从外部流入经过坐垫表面层状结构时,带走人体与坐垫间热量,避免热量从使用者紧贴坐垫部位旁边流出或散发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座垫存在通风不强、散热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负压式通风座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负压式通风座垫,包括支承坐垫和动力系统,动力系统设置在支承垫的内部,动力系统的进风口设置在支承垫的上表面、出风口设置在支承垫的底面或后面,形成空气由外向支承垫内部方向通风回路;其结构特点在于:在坐垫的表面设置负压通风式面层结构,所述负压通风式面层结构由人体接触层、透气导流层、蜂窝层和防滑层依次叠合构成,在人体接触层中设有若干个透气孔,动力系统的进风口通过支承垫连通负压通风式面层结构的内部,形成从负压通风式面层结构的表面进风从底面出风并向支承垫内部流动的气体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垫包括坐垫部分和背靠垫部分,与支承垫的坐垫部分和背靠垫部分相对应,所述负压通风式面层结构包括坐垫部分和背靠垫部分;在负压通风式面层结构的透气导流层中设有导流气孔,位于坐垫部分的导流气孔为均匀分布的小气孔,位于背靠垫部分的导流气孔为均匀分布的大气孔。
进一步地,设置在人体接触层的透气孔均匀分布于人体接触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导流层具有调节气流流通量的透孔疏密分布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层整体呈蜂窝状,由加强型立体透气材料构成,可以由3D绵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层由透气材料构成,表面具有防止层状结构与坐垫间滑动的凹凸结构。
进一步地,在防滑层与蜂窝层之间设置防漏层,所述防漏层由透气材料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由吸风式鼓风机构成,所述鼓风机的吸风端与防滑层及防漏层通风口连通,鼓风机出风端与支承垫出风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坐垫的表面设置负压通风式面层结构,所述负压通风式面层结构由人体接触层、透气导流层、蜂窝层和防滑层依次叠合构成,动力系统的进风口通过支承垫连通负压通风式面层结构的内部,形成从负压通风式面层结构的表面进风从底面出风并向支承垫内部流动的气体循环系统,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座垫存在通风不强、散热差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通风散热效果好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在不破坏座椅座垫原有结构下,通过在坐垫固定安装鼓风机,该鼓风机朝向坐垫表面的抽风口对坐垫进行抽风,从而产生从人体接触层、透气导流层、蜂窝层、防漏层、防滑层、坐垫方向流入的气流,整体具有明显的负压效果,该气流从人体接触层的透气孔流入,从蜂窝层流出从而直接带走人体与坐垫之间热量,避免热风经过人体排出。
3、本实用新型在人体接触坐垫的部位,例如腰部、臂部、大腿、背部的位置通过透气导流层大小不同的导流气孔,调控其气流的通量,使得大气孔部位具有更强的负压通风效果,使人体在夏天使用汽车驾驶时,通过不同部位流经气流的大小不同,使用者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负压通风式面层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中兴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中兴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32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隐形通风装置
- 下一篇:汽车座椅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