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聚酰胺5X的装置及聚酰胺5X的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3383.X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9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秦兵兵;郑毅;刘驰;刘修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9/46 | 分类号: | C08G69/46;C08G69/26;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于宝庆;吴娅妮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聚酰胺 装置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聚酰胺的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制备聚酰胺5X的装置及聚酰胺5X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聚酰胺的聚合方法一般可分为加热缩聚或界面缩聚法。例如:(BaconKe,A.W.Sisko,Differentialthermalanalysisofhighpolymers.III.Polyamides,JournalofPolymerScience第50卷第153期,第87-98页,1961年3月)记载了加热缩聚法,然而,根据报道,加热缩聚法相较于界面缩聚法而言,制得的聚酰胺熔点低且耐热性劣化(J.Polym.Sci.50,87,1961;Macromolecules,30,8540,1998)。而界面缩聚法工序非常复杂,难以在工业上适用。上述工艺都是短程聚合工艺,不论哪种工艺都存在一定缺陷,且制得的聚酰胺,特别是聚酰胺5X聚合度不高,工业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着聚合工艺的不断发展,连续聚合工艺应运而生,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短程聚合的缺陷。现有的连续聚合工艺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浓缩→高压预缩聚→闪蒸→常压或真空缩聚。杜邦公司作为世界范围内知名的聚酰胺生产商,对聚酰胺66的连续聚合工艺进行了改进,其独特的连续聚合工艺主要包括以下环节:高压浓缩预缩聚→闪蒸→常压缩聚。
在聚酰胺连续聚合领域,现有技术中对聚合装置研究主要针对尼龙66。例如:CN1289571C公开了一种连接制备聚酰胺66的装置,但没有对后缩合器进行任何详细的描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聚酰胺5X的装置,所述装置为终聚装置,包括:终聚釜;挤压缸,与所述终聚釜相连;输送螺杆,设置于所述挤压缸;及框式搅拌器,设置于所述终聚釜,并与所述输送螺杆相连;其中,所述框式搅拌器包括搅拌框和与所述搅拌框相连的螺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搅拌框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在所述圆筒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圆筒的侧面为网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圆筒包括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至少两个连接条,所述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条相连,所述螺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圆环,另一端连接所述输送螺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第一圆环、所述连接条以及所述第二圆环所包围的区域内形成有多个网格;所述第一圆环优选为平行于所述第二圆环;所述连接条优选为垂直于所述第一圆环、第二圆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框式搅拌器的搅拌框与所述终聚釜釜壁的距离≤12.7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终聚釜由一圆筒及与所述圆筒相连通的倒圆锥形成,所述圆筒的高度为所述倒圆锥高度的1.5~3.5倍;优选地,所述终聚装置还包括物料进口、排气口和物料出口,所述物料进口设置于所述终聚釜的顶部,所述物料出口设置于所述挤压缸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终聚釜内设置有进料板,所述进料板覆盖所述物料进口,在所述进料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优选为30~50个,所述通孔的直径优选为4~7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聚酰胺5X的终聚方法,包括,将预聚物在上述的终聚装置中进行聚合反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聚酰胺5X的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浓缩装置、预聚装置、减压装置、分离装置及上述的终聚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聚酰胺5X的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聚酰胺盐溶液经浓缩步骤、预聚反应步骤、减压步骤、分离步骤以及终聚反应步骤处理之后,制得所述聚酰胺,其中所述终聚反应步骤在上述的终聚装置中进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终聚反应步骤的温度为250~320℃,优选为250~300℃;和/或,所述终聚反应步骤在常压或真空条件下进行,常压下进行终聚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真空条件下进行终聚时压力为0~760mmHgA,优选150~250mmHgA。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原料聚酰胺盐溶液的浓度为50wt%以上,优选50wt%~6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33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的辅助机构
- 下一篇:一种聚酰胺5X的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