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印机高聚物后壳板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3396.7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胡维苹;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利保模具(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印机 高聚物后壳板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办公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复印机高聚物后壳板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复印机的后壳板主要用于封闭复印机体内部件,同时也能够用于散热。为了节省材料成本,现趋于向超薄形结构发展,现技术中使用的壳体厚度已经在大幅度的减少,但这样的处理结构有一个缺陷就是随着厚度的减少,壳体的强度也随之减小,为了保证壳体的强度就得选用高硬度聚酯材料来加工壳体,而有些高硬度聚酯材料并不适于作为复印机的壳体材料,有些可以适合的聚酯材料的价格相对较高,综合来说成本并不能明显的降低。
现技术的复印机后壳板上不设置有散热孔,因此,复印机所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侧壳板上的散热孔或散热窗散热,虽然复印机的后壳板也能够散发出一定的热量,但是,因为现技术的散热板所采用的高分子材料均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因此,复印机后壳板的散热效果差,而复印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会影响到复印效果及纸张的运行,并易于产生大量的静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技术的复印机后壳板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在保证复印机后壳板强度的前提下,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印机高聚物后壳板改进结构,包括有内层板与外层板;
所述外层板包括有第一外层板和第二外层板;所述第一外层板与所述内层板贴合;
在所述第二外层板的四边缘均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二层板的凸出部;所述 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外层板贴合后形成立体空间;在所述立体空间内设置有中间结构;
在所述凸出部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均与所述立体空间连通;
在所述第一外层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
在所述内层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
所述中间结构为波纹形中间板;所述波纹形中间板的波峰部分与波谷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层板和所述第二外层板贴合。
在所述纹形中间板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处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
在所述波纹形中间板的每个半波幅部分,与所述第一外层板或所述第二外层板所围成的空间,该所述空间与所述凸出部相对应处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所述通气孔。
所述第一通孔的轴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接触的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另一端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将外层板设置为中空结构,并且在四边设置通气孔,便于空气的流通,同时,在内层板上设置通孔,将复印机内的热量通过通孔排出,并且在复印机后壳板上不体现出散热孔等复杂结构。
本申请的通孔设计为孔径不同,与复印机体内相对一端的孔径大,这样能够有利于热量的散出,并且与空气连通的一端的孔径小,有利于阻止空气中灰尘进入到复印机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印机后壳板结构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印机后壳板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层板,2外层板,21凸出部,22通气孔,23第一外层板,24 第二外层板,25波纹形中间板,26立体空间,231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印机高聚物后壳板改进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有内层板1与外层板2;在本申请中,内层板1为金属板,一般为铝合金板,一方面能够提高复印机侧壳板的导热,另一方面能够消除复印机内产生的静电。在通常情况下,内层板的厚度为外层板厚度的1/4-1/3。
所述外层板2包括有第一外层板23和第二外层板23;所述第一外层板23与所述内层板1贴合;在本申请中,外层板由高聚物材质制造而成,在本申请中的高聚物是指高分子塑料材质,通常选用聚氨酯树脂、PP或高强度聚乙烯等。
在所波谷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层板23和所述第二外层板24贴合。
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中间结构也可以是多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板,且连接分别与第一外层板和第二外层板连接。
在所述凸出部21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22;多个所述通气孔22均与所述立体空间26连通;
在所述第一外层板2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2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利保模具(宁波)有限公司,未经华利保模具(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3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蜡烛印刷机
- 下一篇:一种圆网印花机的色浆液位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