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贯眼完井用免钻塞注水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3525.2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4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会;刘斌辉;刘硕琼;齐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38 | 分类号: | E21B33/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贯眼完井用免钻塞 注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注水泥器,尤其有关于一种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应用的贯眼完井用免钻塞注水泥器。
背景技术
贯眼完井因成本低、污染小、产量高而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的贯眼完井后期需要下入小钻具钻穿分级箍、盲板等附件,或者在固井结束后下入配套的打捞工具将需要钻除的机构打捞出来。这给现场实施带来不便,也增加了完井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贯眼完井用免钻塞注水泥器,其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加工费用低,固井后无需钻塞或下打捞工具,简化钻完井工序,节约钻完井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贯眼完井用免钻塞注水泥器,其包括:
本体,其下端连接有下接头,所述本体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循环孔;
关孔套,其穿设在所述本体内并位于多个所述循环孔的上方;
胶塞套,其穿设在所述关孔套和所述下接头内,所述胶塞套的上端通过第一剪切销钉与所述关孔套相连,其下端通过第二剪切销钉与所述下接头相连,所述胶塞套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循环孔相对连通;
开孔套,其穿设在所述胶塞套内,所述开孔套通过第三剪切销钉连接在位于多个所述通孔上方的所述胶塞套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关孔套的上端外侧开设有第一自锁凹槽,所述第一自锁凹槽内设有第一钢球。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自锁凹槽的截面呈倒梯形形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与所述下接头之间连接有止退螺钉。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接头上开设有进液孔,位于所述进液孔处的所述下接头外侧套设有液缸套,所述液缸套通过第四剪切销钉连接在所述下接头上,所述下接头上还套设连接有封隔皮碗,所述封隔皮碗位于所述液缸套的下方。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塞套的上端为开口端,其下端为封闭端,所述胶塞套的下部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填充孔,所述填充孔与所述进液孔相对连通。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接头的外侧开设有第二自锁凹槽,所述第二自锁凹槽内设有第二钢球。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自锁凹槽的截面呈梯形形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与所述下接头之间、所述关孔套与所述本体之间、所述关孔套与所述胶塞套之间、所述下接头与所述胶塞套之间、所述开孔套与所述胶塞套之间、以及所述下接头与所述液缸套之间均设有多个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贯眼完井用免钻塞注水泥器的特点及优点是:该贯眼完井用免钻塞注水泥器主要用于贯眼完井工艺中,其能顺利实现套管与筛管间的环空封隔、能顺利实现注水泥循环孔的打开和关闭,保证固井作业的顺利进行,最后通过压差、自身重力或油管推力使管串内的内部附件下落至井底,无需在注水泥结束后下入打捞工具或钻具,真正实现免钻,降低了完井成本。同时,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生产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贯眼完井用免钻塞注水泥器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贯眼完井用免钻塞注水泥器的封隔皮碗封隔状态的半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贯眼完井用免钻塞注水泥器的开孔套打开状态的半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贯眼完井用免钻塞注水泥器下入关闭塞的半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贯眼完井用免钻塞注水泥器安装在井下管柱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贯眼完井用免钻塞注水泥器的施工作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3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视摄像头支架
- 下一篇:一种汽车加热器的固定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