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绳索自适应长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3877.8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0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熊蔡华;王婷;柳锴;陈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63/10 | 分类号: | B65D63/10;F16G11/1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绳索 自适应 长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张紧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绳索自适应长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绳索作为一种高强度的柔性材料,能够传递长距离的负载,同时承载安全系数大,使用安全可靠,且自重重量轻,便于携带和运输,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承受多种载荷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韧性,因此绳索在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适用于牵引、拉拽、捆扎等方面的应用。由于绳索的独特性能,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未能找到一种更为理想的产品,可以全面或在一个领域内替代绳索。
在绳索的应用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机构尺寸的调节问题,这必然会影响绳索的松紧状态,一般绳索在传递动力或牵引拉拽的过程中,需处于张紧状态,若机构尺寸发生变化使得绳索变松,这将导致机构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依靠特定的调节装置或者人为手动地对绳索张紧状态进行调节,使得机构的功能得以顺利实现。
现如今机构中常见的绳索张紧装置一般采用人工手动调节,或者直接更换新的绳索,不仅麻烦而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绳索自适应长度调节装置,可自适应地调节绳索的张紧状态,使机构在尺寸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绳索可以始终保持张紧的工作状态。装置简单巧妙、易于操作,调节过程迅速、有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绳索自适应长度调节装置,包括上连接组件、张紧调节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上连接组件包括上圆盘组件、上支架和上移动架,所述上圆盘组件安装在上支架上,所述上支架包括上连接架和延伸架,所述上连接架的底部向下设置所述的延伸架,上支架上竖直设置有滑槽,所述上移动架能在滑槽内上下滑动,下连接组件包括下支架和下圆盘组件,下圆盘组件安装在下支架上,下支架固定安装在上移动架上,所述上圆盘组件和下圆盘组件用于安装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所述张紧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支撑杆、移动座、左连杆滑块机构和右连杆滑块机构,所述上连接架的底部向下竖直设置所述的导向支撑杆,所述移动座活动穿装在导向支撑杆上,所述左连杆滑块机构包括左连杆和左滑动座,右连杆滑块机构包括右连杆和右滑动座,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分别可转动安装在移动座上,左滑动座和右滑动座分别固定安装在下支架上,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上分别可转动安装有左导轮和右导轮,所述左导轮和右导轮分别用于张紧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
优选地,所述导向支撑杆的外侧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抵接在上连接架上,下端抵接在移动座上以对移动座施加弹力。
优选地,所述上移动架上设置有第一长条孔,有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长条孔后将上移动架和上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上支架的延伸架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有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长条孔后将移动座和上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移动座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连杆支架和弹簧连接座,所述弹簧连接座活动穿装在导向支撑杆上,所述连杆支架安装在上支架的延伸架上。
优选地,所述上移动架卡接在上支架的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导向支撑杆呈筒状,其顶端内壁向内延伸有环形凸台,有第三螺栓穿过上连接架及环形凸台后配合螺母将导向支撑杆连接在上连接架上,所述螺母位于环形凸台的下方,所述上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圆凹槽,所述圆凹槽的直径大于导向支撑杆的外径,所述导向支撑杆的顶端伸入圆凹槽内。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的上支架上设置了滑槽,能够使上移动架相对上支架发生上下位移,进而带动下连接组件相对上连接组件发生上下位移,因此产生调节机构总长度尺寸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张紧调节组件中的连杆滑块调节机构,当下连接组件相对上连接组件向上或向下发生相对位移,导致绳索的松紧程度发生变化时,其能够改变自身形态,因此产生调节绳索松紧状态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调节组件中设置了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能够通过自身的形变对整个装置起到“多退少补”的作用,因此产生自适应调节绳索张紧程度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3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豆腐皮加工用的豆腐脑保温料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基于防盗结构的五金件收纳盒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