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在地面的红薯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4444.4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6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守贵;刘克荣;刘云发;刘晓娜;郑世千;韩玉萍;席承龙;张明星;张大平;王良军;淡育红;张本俊;李劲松;杨帮贵;林也诗;李华;潘官盛;郑双露;李昌国;李容;徐云;王东红;毛红云;邓小垦;李春红;邵明珠;曹珺珺;艾诗林;兰安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F25/02 | 分类号: | A01F25/02;A01F25/2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红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薯储藏装置,特别涉及于一种建在地面的红薯窖。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红薯窖为了保温一般建在地下,但不便于机械操作,地下通风条件差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影响操作人员操作效率。
红薯在霜降前入窖到第二年开春后出窖,可划分为冬前期、越冬期和立春后三个管理时期。
冬前期(在大雪之前)窖内温度较高且湿度大,因此重点是降温排湿。现行的方法在红薯入窖后及时安放竹筒,以利于通气降温排湿;当窖温高于15℃时要及时敞开红薯窖降温排湿,当温度降到10℃或10℃以下的时候,要及时盖上窖口,并在窖口盖上保温物,使窖内温度保持在10—14℃之间、相对湿度85%以上。
越冬期(大雪到第二年的立春)主要工作是保温防寒,千方百计使窖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相对湿度85%以上。每隔几天就要检查一次红薯窖温度。如果发现温度低于10℃,要及时加盖稻草。
立春后气温经常突冷突热,薯窖的管理主要是加强检查,调节好薯窖内温度,使之继续保持在10—15℃之间、相对湿度85%以上。并酌情补充水分,防止红薯糠心。
为了控制好红薯窖内的温度、湿度参数,需要操作人员反复进入红薯窖进行数据核查,并根据核查数据进行后续操作,其过程需要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在地面的红薯窖,便于机械操作,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很方便的完成对红薯窖内温度与湿度的调节。
本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建在地面的红薯窖包括窖室,窖室基础依次从下部至上部设有防渗层、保温层、过滤层,在过滤层内埋设有过滤管,过滤管出口端穿过保温层、防渗层至地下,窖室的过滤层顶标高高于地面;
所述窖室壁横向轴截面为半弧形,其包括内层墙、外层墙,内层墙施工逢与外层墙施工逢相互错开,在内层墙与外层墙之间填充防水材料;
所述窖室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开口,开口二侧设有防风墙,开口包括下部的物料出口及上部的风口,在风口上设有第二风机,在物料出口上设有能开关的门。
进一步讲,在所述窖室顶部设有通风口、及加热灯,通风口上设有第一风机。
进一步讲,通风口内壁上设有第一湿度感应器、第一温度感应器,窖室顶部内壁设有第二湿度感应器、第二温度感应器,窖室下部内壁上设有第三湿度感应器、第三温度感应器,第一湿度感应器、第一温度感应器、第二湿度感应器、第二温度感应器、第三湿度感应器、第三温度感应器、第二风机分另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讲,保温层为煤渣层,在煤渣层内设有水管,水管与水箱连通,水箱内的水通过变频泵进入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窖室基础的处理(设置防渗层、保温层、过滤层),可以防止窖室底部返潮,窖室的过滤层顶标高高于地面可以防止地面流水流入窖室,过滤管出口端穿过保温层、防渗层至地下实现对窖室的有效排水,窖室壁横向轴截面为半弧形可以提高窖室壁的承重,在温度过低地区可以在窖室外壁上覆盖土或其它保温物体,通过开启并调整第二风机工作状态,对窖室进行降温、降湿(正转将窖室内气体排出,利于排湿;反转将窖室外气体抽入,利于降温),其过程中可以将物料出口的门关闭,可以防止在通风过程中老鼠、狗、猫等动物进入窖室,也可以防止部分爬行昆虫进入窖室,有效减少窖室内病虫害的发生。
通风口上的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相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窖室降温、降湿的工作效率;加热灯能有效控制窖室内的温度。
第一湿度感应器、第一温度感应器、第二湿度感应器、第二温度感应器、第三湿度感应器、第三温度感应器、第二风机分另与控制器连接,可以通过各个传感器了解窖室进风的温度、湿度及其内的温度、湿度,以便更好的控制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的工作状态。
保温层为煤渣层,在煤渣层内设有水管,水管与水箱连通,水箱内的水通过变频泵进入水管,通过向水管内通入热水对窖室加温,通过通入冷水对窖室降温,也可以利用水温比热大的特性(降温比土慢)实现对窖室一定时间内的保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断面图。
图3为图1中B-B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44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