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降盐的盐碱地用暗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4602.6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1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式降盐 盐碱地 暗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降盐的盐碱地用暗管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耕地日益减少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开发沿海滩涂的、内陆盐碱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国耕地面积有限,而各类沿海滩涂地约有800万亩以上,盐碱度在千分三以上、千分之八以下的盐碱地因为含盐量大,要么被闲置,要么被勉强利用,就是被勉强利用的,其产量也很低、经济效益很不好。
现有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主要为在盐碱地下铺设暗管,但暗管深埋地下容易被淤泥阻塞,影响排水排盐效率,导致地面淋洗入渗不均匀,土壤盐分淋洗不均一,水资源不能重复利用,水资源浪费严重。现有的暗管存在着防堵塞效果差,成本高,使用不方便,过滤效果不好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且过滤用材料维护不方便,费用高且过滤效果不好,易造成暗管堵塞,增加了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式降盐的盐碱地用暗管装置,具有过滤效果好,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改善土壤和不易堵塞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式降盐的盐碱地用暗管装置,包括暗管主管、暗管副管、明沟渠和窨井,所述暗管主管和暗管副管上设有沿管向均匀分布的透水孔;
所述透水孔的截面为梯形;
所述透水孔在管内的底面半径为0.25~0.4cm;
所述透水孔在管外的底面半径为0.35~0.5cm;
所述透水孔由管内向管外半径逐渐变大。
以下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暗管主管的管壁上设有截面为环状的容纳装置;
所述容纳装置的截面外环位于暗管主管的外管壁上;
所述容纳装置的截面内环位于暗管主管的内管壁上。
所述容纳装置与透水孔之间设有若干条通孔;
所述通孔位于透水孔的一端比位于容纳装置的一端远离暗管主管的外管壁。
所述暗管主管和暗管副管的外壁上包裹有透水层。
所述透水层的外部包设有厚度为4~5cm的敷料层;
所述敷料层采用直径为0.5~0.6cm的PVC或PE造粒料组成。
所述敷料层的外部包设有厚度为10~12cm的滤水层;
所述滤水层由直径为0.6~0.8cm的粗砂粒构成。
所述滤水层的外部铺设有厚度为5~6cm的秸秆层。
所述容纳装置的内壁上以圆环的圆心对称分布有四个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截面为梯形的透水孔,可有效防止透水孔的堵塞;通孔的设计可使水流由暗管主管管外向管内流动时不会进入到容纳装置中,而当暗管主管内堆积有泥土等时,可由通孔进入到容纳装置中,有效的防止了堵塞,延长了暗管主管的维修间隔时间,增加了暗管主管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寿命;采用秸秆作为材料,选材方便,降低成本,秸秆腐烂慢,补充方便,还可改善土壤;由粗砂粒构成的滤水层作为主过滤层,秸秆层和敷料层共同进行过滤,可有效防止了颗粒进入暗管主管,防止堵塞。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暗管主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过滤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暗管主管,2-暗管副管,3-明沟渠,4-窨井,5-透水孔,6-透水层,7-敷料层,8-滤水层,9-秸秆层,10-容纳装置,11-通孔,12-开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复合式降盐的盐碱地用暗管装置,包括暗管主管1、暗管副管2、明沟渠3和窨井4,暗管主管1和暗管副管2交叉垂直设置;
暗管主管1和暗管副管2的交叉口处设有窨井4,设有窨井可方便对设备的维护;
暗管主管1的出水口处设有明沟渠3,设有明沟渠可方便水流的排出;
暗管主管1和暗管副管2上设有沿管向均匀分布的透水孔5;
透水孔5的截面为梯形;
透水孔5在管内的底面半径为0.25~0.4cm;
透水孔5在管外的底面半径为0.35~0.5cm;
透水孔5由管内向管外半径逐渐变大,透水孔采用这种形状,可方便水流由暗管外管壁向管内流动;
暗管主管1的管壁上设有截面为环状的容纳装置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46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禾本科种子发芽实验皿
- 下一篇:一种方向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