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4926.X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0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雷华翘;李土平;李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7/02 | 分类号: | F25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变频空调在行业内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变频空调器的室外电控控制系统中,变频模块发热大,在高温环境下限制了压缩机高频运行。当前大部分使用的电控散热方式,多为金属散热片通过空气对流进行散热。但在室外高温环境下,该散热方式散热较差,通常做法是通过降低压缩机运转频率而降低电控发热来保证空调器正常运行。极大的影响了变频空调在室外使用环境温度较高情况下的制冷效果,影响用户使用舒适性。现有技术中在制热循环时,一旦制冷剂不足,有通过低温冷媒对室外机电控散热的技术,该技术存在产生凝露水、甚至将室外机电控温度降的过低结霜问题,影响电控使用可靠性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可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制冷剂不足导致电控元件的凝露或结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电控散热组件,所述电控散热组件包括电控元件和用于对所述电控元件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串联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并联连接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串联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散热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在从所述室外换热器到所述散热组件的方向上单向导通;并联连接的第二单向阀和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串联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散热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在从所述室内换热器到所述散热组件的方向上单向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散热组件串联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在室外温度较高,空调器进行制冷时,制冷剂经过散热组件,可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降低电控元件的温度,以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时,制冷剂经过散热组件,使得电控元件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从而可避免由于制冷剂不足导致电控元件的凝露或结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向组件为四通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为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为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串联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之间;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控组件接触,所述金属管设在所述散热板上。
可选地,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设在所述散热板上且与所述散热板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金属管的容纳腔。
具体地,所述固定挡板和所述散热板的朝向彼此的表面均设有凹槽,所述两个凹槽配合以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金属管的两端从所述散热板的同一侧伸出以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金属管的两端从所述散热板的相对侧壁伸出以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散热板为金属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控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控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压缩机1,排气口11,回气口12;
换向组件2,第一阀口21,第二阀口22,第三阀口23,第四阀口24;
室外换热器3,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31,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32;
室内换热器4,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41,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42;
电控散热组件5,电控元件51,散热组件52,散热板521,固定挡板522,金属管523,金属管的出口端5231,金属管的进口端5232;
第一单向阀6;
第一节流元件7;
第二单向阀8;
第二节流元件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49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表面光泽度聚偏氟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超厚环保地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