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橡胶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6752.0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7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梁云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邵武市恒晖橡胶再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40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橡胶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橡胶脱硫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再生橡胶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废橡胶的处理是当今人们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材料性能要求,橡胶朝着高强度、耐磨、稳定和耐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同时造成了废弃后的橡胶长时期不能自然降解的问题,大量的废旧橡胶造成了比塑料污染(白色污染)更难处理的黑色污染。另一方面浪费了宝贵的橡胶资源。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吨废橡胶产生,数量如此巨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除将堆积如山的废弃橡胶制品当燃料焚烧外,自1910年开始,各国科学家纷纷研究更为有效的废橡胶再生处理技术。再生橡胶是指废旧硫化橡胶经过粉碎、加热、机械处理等物理化学过程,使其从弹性状态变成具有塑性和粘性的、能够再硫化的橡胶。再生过程的实质是在热、氧、机械作用和再生剂的化学与物理作用等的综合作用下,使硫化胶网络破坏降解,断裂位置既有交联键,也有交联键之间的大分子键。
由于橡胶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废橡胶制成再生橡胶需要添加的活化剂和软化剂等的比例也不相同,而采用何种比例需要通过多次的脱硫试验、拉力试验和硫化试验才能得知。目前主要的脱硫试验方法还是动态脱硫罐来破坏硫链接,其原理是采用高温、高压、加水以及各种辅助断硫材料,使硫化橡胶粉断硫塑化成为再生橡胶。这种硫化橡胶粉断硫塑化装置不仅存在压力高不安全、产生废水废气排放、产量低、能耗高等缺陷,同时消耗大量原料、脱硫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可降低能耗的再生橡胶脱硫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再生橡胶脱硫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加热装置和电机,所述加热装置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铁筒,所述铁筒的上方开口形成所述进料口,所述铁筒外壁设有红外加热管,所述红外加热管外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设有镀锌板,所述铁筒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包括隔热层和防辐射层。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X形的搅拌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加热管包括金属管,沿所述金属管管内中心轴线竖直地设有加热芯,所述加热芯与金属管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铁筒设有盖体,所述盖体封闭住所述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加热装置为筒状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镀锌板、保温层、红外加热管和铁筒,铁桶内设有搅拌装置,采用红外加热方式,避免了传统方法水、汽相变热能转换消耗,与动态脱硫罐相比,无废水、废气排放,节能高效无污染,并且只需10~13min即完成脱硫,大大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生橡胶脱硫装置加热装置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生橡胶脱硫装置立体图。
标号说明:
1、机架;2、加热装置;21、镀锌板;22、保温层;23、红外加热管;24、铁筒;25、搅拌装置;26、出料口;27、盖体;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加热装置为筒状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镀锌板、保温层、红外加热管和铁筒,铁桶内设有搅拌装置,采用红外加热方式,避免了传统方法水、汽相变热能转换消耗,与动态脱硫罐相比,无废水、废气排放,节能高效无污染,并且只需10~13min即完成脱硫,大大节约了时间。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再生橡胶脱硫装置,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加热装置2和电机3,所述加热装置2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26,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铁筒24,所述铁筒24的上方开口形成所述进料口,所述铁筒24外壁设有红外加热管23,所述红外加热管23外设有保温层22,所述保温层22外设有镀锌板21,所述铁筒24内设有搅拌装置25,所述搅拌装置25与电机3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加热装置2为筒状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镀锌板21、保温层22、红外加热管23和铁筒24,铁桶内设有搅拌装置25,采用红外加热方式,避免了传统方法水、汽相变热能转换消耗,与动态脱硫罐相比,无废水、废气排放,节能高效无污染,并且只需10~13min即完成脱硫,大大节约了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22包括隔热层和防辐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邵武市恒晖橡胶再生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邵武市恒晖橡胶再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6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旋除尘式固体热载体移动床粉煤热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循环冷却的水解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