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数字电路的电梯人数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6989.9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1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单路超;陈金珠;刘颖;于欢;卞景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电路 电梯 人数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数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数字电路的电梯人数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中的电梯不能将电梯内的人数显示给外面等候电梯的乘客,导致他们经常等待已经满载或非常拥挤的电梯,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电梯的运载效率。
现有计数装置多数采用单片机,与数字电路相比,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差,可靠性低,而且成本更高。
并且现有计数装置存在一定的误差,由于红外对管的工作特性,当有两人并排走进或走出电梯,或者内外两人并排一进一出时,现有计数装置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数值,导致其显示数值出现误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数字电路的电梯人数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电路的电梯人数测量装置,从而提高电梯的运载效率,便于乘客在多个电梯中进行选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数字电路的电梯人数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
红外感应模块、计数模块和多个显示模块;
红外感应模块,在人员进、出时产生第一低电平信号、第二低电平信号;
计数模块包括
非门,将红外感应模块在人员进、出时产生的第一低电平信号和第二低电平信号分别转换为第一高电平信号和第二高电平信号;
第一双D触发器,异步清除端接收第一高电平信号,时钟端接收第二高电平信号,在人员进时产生第一上升沿脉冲;
第二双D触发器,异步清除端接收第二高电平信号,时钟端接收第一高电平信号,在人员出时产生第二上升沿脉冲;
可逆计数器,加数端接收第一上升沿脉冲,减数端接收第二上升沿脉冲,生成计数结果;
显示模块设置在各楼层电梯间,显示计数结果。
优选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
沿电梯轿厢进深方向由轿厢外至轿厢内并排设置于电梯门内两侧的第一红外对管、第二红外对管,分别在人员进、出时产生第一低电平信号、第二低电平信号。
优选地,第一红外对管和第二红外对管设置的高度均为1m-1.5m。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纠错模块,在两人并排进时产生第三上升沿脉冲并发送至可逆计数器的加数端,在两人并排出时产生第四上升沿脉冲并发送至可逆计数器的减数端,在两人并排一进一出时产生第三低电平信号分别叠加到第一上升沿脉冲和第二上升沿脉冲。
优选地,纠错模块包括
多个红外测距传感器,在两人并排进时产生第四低电平信号,在两人并排出时产生第五低电平信号,在两人并排一进一出时产生第六低电平信号;
单片机,根据第四低电平信号产生第三上升沿脉冲并将其发送至可逆计数器的加数端,根据第五低电平信号产生第四上升沿脉冲并将其发送至可逆计数器的减数端,根据第六低电平信号产生第三低电平信号并将其分别叠加到第一上升沿脉冲和第二上升沿脉冲。
优选地,红外测距传感器设置于电梯顶部、沿电梯轿厢进深方向分为两排,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数量为可并排进出电梯门最多人数的两倍。
优选地,各红外测距传感器沿电梯轿厢开间方向的间距大于一个人的宽度且小于等于两个人并排的宽度。
优选地,各红外测距传感器的默认高度均为电梯轿厢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方便乘客选择要乘坐的电梯,节约了乘客时间,同时也避免了电梯不必要的停留,提高了电梯的运载效率;同时解决了现有计数装置所忽略的误差,即当有两人并排进出或一进一出时,仍能准确计数。且性能稳定、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基于数字电路的电梯人数测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2示出计数模块的电路图。
图3示出红外感应模块与纠错模块的具体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字电路的电梯人数测量装置,包括
红外感应模块,包括两组红外对管;
计数模块,包括非门、两个双D触发器和可逆计数器;
显示模块;
纠错模块,包括四个红外测距传感器和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6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运行错误时声音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梯紧急逃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