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屏蔽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7160.0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8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路板的屏蔽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屏蔽膜。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屏蔽膜通常仅有单独的导电胶层。在使用时,将导电胶层填充于金属导体之间,通过导电胶实现金属导体之间的电导通。现有的电磁屏蔽膜,一方面仅依靠导电胶层实现金属导体之间的电导通,用于屏蔽时其屏蔽性能差,屏蔽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成型导电胶层的过程中,比较耗时耗力导致生产成本比较高。
基于这种现况,亟需一种结构简单、电磁屏蔽性能比较好的电磁屏蔽膜,以简化生产工艺减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电磁屏蔽性能比较好的电磁屏蔽膜,以简化生产工艺减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膜,其包括依次设置的载体层、绝缘层、导电布、导电胶层、及保护层,且所述导电胶层朝向所述导电布的一侧向所述导电布的孔隙内凸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屏蔽膜,一方面通过利用已有的孔隙结构的导电布与导电胶层实现电磁屏蔽膜的屏蔽效果,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导电胶层及导电布分别构成水平导电结构,导电胶层朝向导电布的一侧向导电布的孔隙内凸伸的部分使得导电胶层和导电布电导通并形成连续、立体的网状电磁屏蔽层,实现垂直导电,并有效接通被粘结物,使其成为电磁屏蔽整体,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膜的屏蔽效果。
较佳的,所述导电布可由导电网纱或导电无纺布替代;导电网纱和导电无纺布与导电布一样,为电镀或涂覆导电材质到网纱或无纺布上,使得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基于导电网纱和导电无纺布的自身结构使得其表面具有孔隙,在涂覆导电胶时,涂覆液态或胶体状的导电胶自行进入孔隙内,使得导电网纱或导电无纺布和导电胶层构成致密的电磁屏蔽层,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屏蔽膜的电磁屏蔽效果。
较佳的,所述保护层的材质为离型膜或保护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屏蔽膜投入使用时,可将保护层自电磁屏蔽膜上撕离、将导电胶层直接粘贴到需要电磁屏蔽的位置即可。
较佳的,所述保护层的材质为离型膜,所述导电胶层的材质为压敏胶;离型膜的粘性较差,在将离型膜自粘结性较好的导电胶上撕除时,不会损坏到电磁屏蔽膜的结构。
具体地,所述导电胶层的材质为丙烯酸类压敏胶、有机硅类压敏胶、橡胶类压敏胶、或热熔型压敏胶。
较佳的,所述保护层的材质为保护膜,所述导电胶层的材质为热固型。保护膜的粘性较好,可以有效减少投入使用前保护层脱落、暴露导电胶层。
较佳的,所述导电胶层的材质为热固型;液状或胶体状的导电胶涂覆到导电布的一侧后,对其加热即可快速固化,以便进入下一生产步骤,从而可以有效缩短作业时间。
较佳的,所述导电胶层的材质为改性环氧树脂胶或改性聚氨酯胶。
较佳的,所述导电胶层内包含有经磁力定向的Ni粉、Co粉、Fe粉,或经磁力定向的由Ni、Co或Fe包覆的导电金属粉;Ni、Co、Fe均为磁性材料,经由磁力定向的Ni粉、Co粉、Fe粉,或经磁力定向的由Ni、Co或Fe包覆的导电金属粉具有统一的磁力方向,从而增大其导电能力,实现提高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膜的电磁屏蔽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膜的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屏蔽膜,包括依次设置的载体层10、绝缘层20、导电布30、导电胶层40、及保护层50,且导电胶层40朝向导电布30的一侧向导电布30的孔隙内凸伸。结合图2所示,更具体的:
载体层10呈平面状结构。载体层10作为成型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膜的基体层,可以从整体上保护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膜的表面。其可以是聚酯薄膜、聚酯离型膜或硅胶保护膜等,只要能够实现对超高屏蔽性能的电磁屏蔽膜的保护作用即可,其厚度可以在10μm-30μm之间。
于载体层10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层20。具体地,绝缘层20可以为涂覆绝缘材料至载体层10的一侧形成,亦可以将事先制成的绝缘层20粘结到载体层10的一侧。绝缘层20的设置可以防止电荷溢出,从而有效减少漏电、触电或短路等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71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电磁辐射的供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气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