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容器测厚布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7340.9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5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成鑫;倪桂兵;王琛;陈蔚;伏思汀;孟令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器 布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测厚布点器。
背景技术
容器测厚是现在压力容器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容器测厚是为了验证容器是否出现减薄迹象,所以测厚在容器检验中有着很重要,对容器的安全运行起着一个监督的作用。现在的测厚都是每年在容器的相同位置进行布点测厚,以测厚的数据来评估容器是否出现减薄,而现在容器的布点都是有人工根据每年的定位和布点间距来利用卷尺来布点的,容器筒体布点比较简单,将卷尺拉直就行,但在对容器封头进行布点时人工一手拿标记笔一手要拿卷尺基本一个人是无法进行布点的,即使一个人一段一段布点时,在封头的布点曲线也有很大可能是歪的,所以在对容器封头测厚布点时,必须要2个人协助才能完成,一个人拿卷尺,另一个人拉动卷尺和记号笔,根据图纸尺寸对封头进行布点。这样的布点即费人,也容易布错,经常出现少布点,导致对测厚的记录起到误导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携带,使用方面,节省人力的容器测厚布点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容器测厚布点器,所述的布点器包括多个链条单元,所述的多个链条单元依次连接形成一链状的链条,相邻的两个链条单元之间通过一转动轴相转动连接,所述的链条单元上设置有一打点器。
优选地,所述的打点器沿所述的链条单元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链条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链片和第二链片,所述的第一链片与第二链片之间形成一滑道,所述的打点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的滑道内。
优选地,所述的布点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的打点器固定在所述的滑道内的螺母。
优选地,在所述的链条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标示长度的刻度。
优选地,所述的链条及所述的打点器使用塑料制成。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容器测厚布点器,携带方便,在布点时可以根据现场的不同曲率的表面进行布点,在复杂的工件表面一个人就可以执行测厚布点,精确度高,可以根据不同的测点数来改变布点器上面打点器之间的间距,且打点器可以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容易测厚布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容易测厚布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链条单元;11、第一链片;12、第二链片;13、滑道;100、链条;2、转动轴;3、打点器;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容器测厚布点器,其包括多个链条单元1,所述的多个链条单元1依次连接形成一链状的链条100,相邻的两个链条单元1之间通过一转动轴相转动连接,所述的链条单元1上设置有一打点器,所述的链条单元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链片11和第二链片12,所述的第一链片11和第二链片12之间形成一滑道13。所述的链条100可以通过转动轴任意弯折形成使用者需要的形状和曲率。所述的打点器3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的滑道13内。在所述的链条10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标示长度的刻度。所述的布点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的打点器3固定在所述的滑道13内的螺母4,当拧紧螺母4时,所述的打点器3被固定在所述的链条单元1上,当需要改变打点器3在所述的链条单元1上的位置时,只需要将螺母4拧开,将打点器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再拧紧螺母4,将打点器3固定在适合的位置,另外,由于链条100上刻有标示长度的刻度,这样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打点器3之间的间距。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打点器3内储存有印油等染料,这样每次打点,打点器3内的印油等染料就会渗出,不必每次打点都要在打点器3上打上印油等染料,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早已熟知如何将印油等染料设置在容器内,因而,在此不作详细说明。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链条100、打点器3及螺母4均用硬质塑料制成,因此,质地轻盈,方便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7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抄平用简易测设工具
- 下一篇:弧垂实时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