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图案化、高效率的静电纺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7545.7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文;秦文;叶劲松;吴贺君;陈淑娟;何利;李美良;王淑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1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25014 四川省雅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案 高效率 静电 纺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静电纺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图案化、高效率的静电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纤维由于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特殊的表面和界面效应等特性使纳米纤维广泛应用于过滤材料、生命科学、防护服装以及纳米传感器等领域。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技术相比于其他的纳米纤维制备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是最简单且能够连续纺制纳米纤维的技术。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过程如下:高聚物溶液中的正负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分离,分离的正负电荷在高压静电场中受电场力而而拉伸形成射流,射流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自身携带同性电荷的排斥力以及弯曲恢复力等而产生鞭动,中间伴随着溶剂的挥发,最后到达接收板上得到纳米纤维。
但是,现有的静电纺丝设备生产效率低,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且针头和接收板的相对位置固定,生产的纤维只能平面铺陈,无法形成不同形状及图案的纤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图案化、高效率的静电纺丝装置,通过多针头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能生成不同形状及图案的纤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图案化、高效率的静电纺丝装置,包括: 金属连杆组件;
针头固定板,活动设置于所述金属连杆组件的一端,所述针头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针头固定槽;
接收板,活动设置于所述金属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针头固定板的正下方;
高压静电发生器,其正极接安装在所述针头固定槽上的针头,其负极接所述接收板。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连杆组件包括:
Z向金属连杆;
一对Y向金属连杆,通过卡套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Z向金属连杆的两端;
一对X向金属连杆,通过卡套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Z向金属连杆上,所述针头固定板和接收板分别设置于所述X向金属连杆上,且接收板位于所述针头固定板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针头固定板为抽屉式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板为抽屉式接收板。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
光镜,对所述接收板上生成的纳米纤维进行观察拍照;
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接收板周围的环境温度;
主机,与所述光镜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显示屏,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
温度控制器,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
溶剂挥发器,设置于所述针头固定板和接收板之间。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针头固定槽,实现多针头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金属连杆组件,针头固定板和接收板的抽屉式设计,实现任意调节针头和接收板的相对位置,达到生成不同形状及图案的纤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金属连杆组件、针头固定板、接收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可图案化、高效率的静电纺丝装置,包括:金属连杆组件1,用于实现针头22与接收板3在Z向和Y向相对位置的任意调节。
针头固定板2,活动设置于所述金属连杆组件1的一端,所述针头固定板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针头固定槽21。
接收板3,活动设置于所述金属连杆组件1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针头固定板2的正下方。
高压静电发生器4,其正极接安装在所述针头固定槽21上的针头22,其负极接所述接收板3。
上述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金属连杆组件1包括:
Z向金属连杆11。
一对Y向金属连杆12,通过卡套14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Z向金属连杆11的两端,Z向金属连杆11可在Y向金属连杆12上任意滑动。
一对X向金属连杆13,通过卡套14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Z向金属连杆11上,所述针头固定板2和接收板3分别设置于所述X向金属连杆13上,且接收板3位于所述针头固定板2的正下方,X向金属连杆13可在Z向金属连杆11上任意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7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涤纶丝立式卷筒缠绕升降导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备纳米纤维膜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