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膏稠度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7747.1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4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曹茂柏;严健;邱全;陈永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14 | 分类号: | G01N11/14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膏 稠度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膏稠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膏稠度测试仪。
背景技术
石膏稠度仪主要应用于石膏稠度的检测,目前市场上的稠度仪主要为中空柱状的稠度筒,稠度筒放置于平面刻度盘上,试验人员将待检测的石膏粉放入搅拌器皿内,然后一边注水一边搅拌,在搅拌30s时快速将搅拌好的石膏浆体注入稠度仪内,迅速刮平稠度仪进料口端多余浆体,再上提稠度仪,测量通过稠度仪石膏浆体在刻度盘上的流淌直径,计算石膏的稠度,上述检测方式需要足够经验的检测人员才能完成,因为需要检测人员有固定的搅拌速度与时间才能得到均匀试样,若速度或时间掌握不好,就会导致监测数据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膏稠度测试仪,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现有的石膏稠度仪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借助检测人员的经验来判断石膏的搅拌速度、注入时效等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检测结果,从而导致测试数据精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石膏稠度测试仪,包括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刻度盘(3),刻度盘(3)上方设置有稠度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一侧设置有螺杆立柱(4),螺杆立柱(4)上设置有旋转护套(6),旋转护套(6)上部通过连接支架A(5)固定设置有搅拌装置(7),下部通过连接支架B(8)设置的活动夹套(9)固定有搅拌器皿(10),稠度筒(2)进料口端设置有环形外延唇边(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电机(71),电机(71)通过输出轴(72)连接有搅拌叶片(73),搅拌叶片(73)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变大,为镂空轴向流搅拌叶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搅拌器皿(10)整体呈半圆形设置,搅拌器皿(10)底部设置有下料口(101),下料口(101)处设置有排料阀(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活动夹套(9)包括连接块(91),连接块(91)两端(通过分别)分别通过转轴(13)连接有夹持棒(14),两组夹持棒(14)自由端之间通过锁杆(15)开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旋转护套(6)通过调节螺母(16)与螺杆立柱(4)可调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平台上加装搅拌装置、搅拌器皿,无需通过手工搅拌,然后再注入稠度筒,电机搅拌的速度可调,不但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也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搅拌叶片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变大为镂空轴向流搅拌叶片,由于石膏具有一定的黏度,在注入稠度筒过程中,轴向流搅拌叶片的旋转同时给予石膏浆体一定的下压力,有利于石膏浆体快速通过搅拌器皿下料口,且压力较为均匀,可以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三、本实用新型搅拌器皿通过活动夹套与机架连接,便于搅拌器皿的拿取。
四、本实用新型稠度筒进料口端设置有环形外延唇边,在石膏浆体流满稠度筒时,可有效避免多余石膏浆体溢出稠度筒,而流落在刻度盘上,避免导致检测数据出现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动夹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刻度盘3,刻度盘3上方设置有稠度筒2,所述工作平台1一侧设置有螺杆立柱4,螺杆立柱4上设置有旋转护套6,旋转护套6上部通过连接支架A5固定设置有搅拌装置7,下部通过连接支架B8设置的活动夹套9固定有搅拌器皿10,稠度筒2进料口端设置有环形外延唇边11;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电机71,电机71通过输出轴72连接有搅拌叶片73,搅拌叶片73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变大,为镂空轴向流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器皿10整体呈半圆形设置,搅拌器皿10底部设置有下料口101,下料口101处设置有排料阀12;所述活动夹套9包括连接块91,连接块91两端分别通过转轴13连接有夹持棒14,两组夹持棒14自由端之间通过锁杆15开合连接;所述旋转护套6通过调节螺母16与螺杆立柱4可调连接。
结合图1、2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77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七茎秆拔取力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气采样用吸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