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炉上料软着陆传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8218.3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8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朱新刚;穆东鹏;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H01L21/677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地址: | 71004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炉 软着陆 传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晶硅太阳电池烧结炉上料端的软着陆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晶硅太阳电池制造过程中,硅片(极其易碎的,0.2毫米厚掺杂硼的高纯硅薄片)从丝网印刷设备下料装置传送到烧结炉上料端的钢丝网带上,采用机械抓手抓取硅片。其传送方式为:丝网印刷设备的传送行走臂将硅片放置于固定机构上并将硅片顶起,然后机械抓手抓取硅片,抓取后机械抓手运动到烧结炉钢丝网带正上方,将硅片垂直放置于连续运动着的烧结炉钢丝网带上,这种传送方式称为硬着陆方式。硬着陆方式存在以下不足:机械抓手在抓取时有可能挤压硅片,且抓取后硬着陆方式使硅片与钢丝网带接触时产生冲击,容易造成硅片破损或者内部隐裂,产生大量的报废片。通过专利检索,未发现与本专利用途类似或结构类似的其他专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区别于硬着陆方式的传送方式,解决硬着陆方式传送过程中对硅片的挤压、冲击造成硅片破损和隐裂的问题,将这种方式称为软着陆方式。这种软着陆方式不再需要机械抓手抓取硅片,而是采用聚氨酯皮带水平传送硅片,皮带速度与烧结炉钢丝网带保持同步,在任何时候都不存在对硅片的挤压和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烧结炉上料软着陆传送机构,包括框架、电机驱动装置和皮带传动装置;皮带传动装置位于框架上,电机驱动装置驱动皮带传动装置进行皮带传动;所述框架包括两个侧板1,两个顶板2、拉紧轴13、摩擦轮轴承底座5、轴支架15和顶板皮带垫板4;两个侧板1通过拉紧轴13和摩擦轮轴承底座5连接;顶板2固连在侧板1顶部,且顶板2上部设有顶板皮带垫板4;轴支架15连接在顶板2上;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0和联轴器11;皮带传动装置包括皮带3、调节轮6、摩擦轮8、导向轮12和轴14;其中调节轮6、摩擦轮8、导向轮12和轴14的轴线相互平行;调节轮6连接在顶板2上;摩擦轮8位于摩擦轮轴承底座5上,使得摩擦轮8能够在摩擦轮轴承底座5上沿自身轴线进行轴向转动;两个轴支架15之间设有轴14,轴14与轴承相互配合使得轴14能够沿自身轴线进行轴向转动;导向轮12安装在两个侧板1相对的面上;皮带3环绕调节轮6、摩擦轮8、导向轮12、轴14和顶板皮带垫板4;电机10通过联轴器11驱动摩擦轮8,使得摩擦轮8带动皮带3绕调节轮6、轴14、导向轮12、摩擦轮8做匀速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摩擦轮8和拉紧轴13的轴线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皮带3环绕调节轮6、轴14和顶板皮带垫板4时,保证皮带处于一水平面上。
发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改变设备局部的传动方式,将硬着陆机构更改为软着陆机构,消除了机械抓手在抓取硅片时挤压、冲击所造成硅片碎片问题。结构简单,可独立运行,改造成本低,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软着陆机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软着陆机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侧板;2-顶板;3-皮带;4-顶板皮带垫板;5-摩擦轮轴承底座;6-调节轮;7-调节轮支架;8-摩擦轮;9-电机固定支架;10-电机;11-联轴器;12-导向轮;13-拉紧轴;14-轴;15-轴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参见图1—图2,设计一种烧结炉上料软着陆传送机构,两块顶板2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两侧板1上方,与摩擦轮8,拉紧轴13一起构成总体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板相互平行,顶板呈L型,一端固连在侧板上,另一端上设有顶板皮带垫板。电机10通过电机固定支架9将电机10与侧板1安装在一起的连接装置安装在侧板1上,电机轴通过联轴器11与摩擦轮8连接,摩擦轮8安装在摩擦轮轴承底座5上,电机旋转时可驱动摩擦轮8做回转运动,电机驱动摩擦轮旋转,摩擦轮带动皮带转动。一对调节轮6通过内径固定于调节轮支架7上,(调节轮支架7固定于顶板2上),两根皮带随调节轮一起转动并能通过其调节皮带张力。导向轮12通过内径固定于两个侧板1相对的面上,拉紧轴13固定于侧板1右侧中间位置用来保持整个机构稳固,轴支架15从顶板2右侧伸出,轴14固定于轴支架15顶端,皮带3缠绕在调节轮6、摩擦轮8、导向轮12和轴14上,并围绕其运动。皮带垫板4固定在顶板2上,保证皮带在运动时与顶板保持一定间隙,只与皮带垫板存在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8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纵向叠层结构的双极型有机场效应管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