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加热高温蒸汽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8276.6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9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秦柳;王国栋;叶沼汝;虞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F22B3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加热 高温 蒸汽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电磁加热的高温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装置在目前的工业和商业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如工厂、采暖、酒店等场合都需要蒸汽和热水等锅炉设备,传统的蒸汽发生装置大都采用电热管加热或者燃煤加热,随着该应用的发展,逐渐以电磁感应加热代替了传统的加热方式,其能耗更小,能量利用率更高,同时也更加环保。
现有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包括一个加热炉体,在加热炉体上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气口,出气口位于加热炉体的上部,在加热炉体的外部绕设有线圈,水由进水口进入到加热炉体中,线圈通电后产生涡流效应,加热炉体内的水通过涡流效应进行加热并产生蒸汽,蒸汽由出气口排出,然后被输送至需要使用的地方,这种蒸汽发生装置的加热炉体在使用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加热炉体内部每个部位到加热炉体炉壁的距离不同,因此,聚集在加热炉体内的蒸汽的温度存在高低不同的情况,离加热炉体炉壁较近的部位,蒸汽温度较高,离加热炉体炉壁较远的部位,蒸汽温度稍低,如此,导致加热炉体内的蒸汽温度不均衡,从而对蒸汽的热效率造成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蒸汽发生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蒸汽温度较均衡、蒸汽热效率较高的电磁加热高温蒸汽发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蒸汽温度较均衡、蒸汽热效率较高的电磁加热高温蒸汽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磁加热高温蒸气发生装置,包括加热炉体,在加热炉体上部开设有出气口,加热炉体外部绕设有导电线圈,在加热炉体内部设置有续热装置,所述导电线圈使加热炉体和续热装置同时加热,所述续热装置与加热炉体之间形成有与出气口相通的导气通道,蒸气经过导气通道由出气口排出。
在上述一种电磁加热高温蒸气发生装置中,所述续热装置为续热层,所述续热层与加热炉体隔开并相连,在续热层外表面与加热炉体内侧壁之间形成有所述的导气通道,在导气通道底部具有高于加热炉体内水位的进气口。
在上述一种电磁加热高温蒸气发生装置中,所述导气通道任意两部位的宽度均相等。
在上述一种电磁加热高温蒸气发生装置中,所述蒸汽炉体上设置有测温计,所述测温计贯穿加热炉体与续热层,所述续热层与测温计固连。
在上述一种电磁加热高温蒸气发生装置中,所述测温计上垂直设置有水位探测仪,水位探测仪下端低于进气口。
在上述一种电磁加热高温蒸气发生装置中,所述加热炉体外表面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口与出气管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在加热炉体内部设置续热装置,并在续热装置与加热炉体之间形成有导气通道,蒸气须经导气通道才能由出气口排出,导气通道与加热炉体的距离较近,而所有经过导气通道的蒸气被持续加热,因此,经过导气通道的蒸气无温度差,蒸气温度较均衡,避免了蒸气热效率的亏损。
2、蒸气经过导气通道时,导电线圈同时使加热炉体和续热装置发热,并在加热炉体内侧壁与续热装置外表面上形成了双发热面,蒸气经过导气通道时与双发热面接触,增加了蒸气与发热面的接触面积,蒸气的温度更高,从而提高了蒸气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加热炉体;110、容纳腔;120、出气口;130、续热层;131、储气区;140、导气通道;141、进气口;150、测温计;160、水位探测仪;170、出气管;200、导电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中箭头的指示方向为蒸气的流动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电磁加热高温蒸气发生装置,包括加热炉体100,该加热炉体100由金属材料制成,加热炉体100中部为圆形的长筒状,两端为半球形状,在加热炉体100内部具有一容纳腔110,容纳腔110的上部用于收集蒸气,容纳腔110下部盛装有产生蒸气所需的液态水,在加热炉体100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口120,加热炉体100外部绕设有将整个加热炉体100轴向覆盖的导电线圈200,导电线圈200通电后产生涡流效应,在涡流效应作用下加热炉体100自身发热,并对加热炉体100内的水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8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