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冲击式除尘脱硫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9834.0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7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周跃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跃光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47/1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34***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冲击 除尘 脱硫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冲击式除尘脱硫设备,属粉尘、烟尘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特别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一带,霾污染问题尤其突出,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SO2、NOX、VOCs、NH3、细颗粒物等是导致霾污染的重点污染物,而SO2是造成酸雨污染现象的主要因子。冶金、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电力等行业是粉尘、烟尘及烟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研发新型的除尘脱硫设备,有助于从源头控制大气污染,降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
烟气脱硫技术有湿法、干法、半湿法三种,湿法脱硫使烟气与化学液体反应或利用物理载体吸收烟气,以此达到降低SO2的目的。湿法脱硫设备从最初的喷淋塔发展到填料塔、喷淋筛板组合、喷淋高速塔、液柱塔、鼓泡塔等多种新型设备。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是比较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脱硫技术中应用比较早的工艺。湿法脱硫反应速度快、吸收效率高,因此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硫工艺。
除尘技术包括机械式除尘、惯性除尘、电除尘、湿式除尘、过滤式除尘等。布袋除尘器受到烟气温度、湿度等的影响,需要定期更换布袋,增加了成本。成百上千个布袋中一旦有一个布袋损坏就要停机更换,而且要在众多的布袋中找出损坏的布袋也不是一件易事。此外,由于烟气的温度、含水量等状况的差异,对滤布的材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年来尽管出现了一些新型材质的滤布、滤料,但由于运行成本高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布袋除尘、电除尘等干法除尘工艺不能解决烟气的脱硫问题,还必须在后端安装湿式脱硫设备。
目前除尘技术正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对传统的除尘技术研究更加系统深入;(2)要求除尘技术的高效率、全功能、低成本及稳定运行;(3)注重各种除尘技术的联用,使除尘脱硫一体化。排放标准的日益收紧要求除尘技术的发展对设备更为严格,研发新型的一体化除尘脱硫设备对于提高除尘效率,减排SO2尤其重要。
中国专利CN2796810Y公开了一种湿式除尘脱硫设备,该设备有喷淋塔和捕滴塔构成,通过沸腾室将两塔相连接,将喷淋、冲击、烟气均布、鼓泡吸收等工艺进行全新组合,达到了除尘脱硫的目的。
中国CN201543367U公开了一种湿式烟气除尘脱硫装置,该装置集旋流水膜除尘、冲击除尘、泡沫吸收、空塔喷淋技术于一体,由吸收塔与外筒体结合组成复合型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同样达到了较好的除尘脱硫效果。
中国CN201719948U公开了一种烟气除尘设备,该设备由顺次连接的进烟管、麻石筒体以及排烟管构成,在进烟管的进气口设有喷淋装置,该装置可有效减少锅炉排放烟气中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含量,使烟气排放达标。
以上发明中所述的设备均能有效地对烟尘净化,但构造复杂,在设备构造上缺乏细节上的改进,涉及到的冲击过程的余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能量的损失。此外在设备运行、管理过程的成本缺乏估计,未见运用实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冲击式除尘脱硫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复合型冲击式除尘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复合型冲击式除尘脱硫设备由除尘脱硫塔、进气口(1)、防堵塞进水管(2)、冲击头(3)、二次冲击环(4)、上升气流分配环(5)、填料层(6)、喷淋管(7)、脱水器(8)、出气配气管(9)、出气口(10)和进气管道(11)组成,其中进气管道(11)垂直方向放置在除尘脱硫设备内;进气管道(11)的出口位于除尘脱硫设备内部的液面之下,防堵塞进水管(2)位于进气管道(11)内部中间位置,冲击头(3)装在进气管道(11)出口处的内部,冲击头(3)的上部为进气管道(11)的出水口处,二次冲击环(4)设于进气管道(11)出口的外部,上升气流分配环(5)位于冲击头(3)和二次冲击环(4)的上方,上升气流分配环(5)上方依次设有填料层(6)、喷淋管(7)和脱水器(8),出气配气管(9)位于喷淋管(7)上方,与出气口(10)相连,出气口(10)位于冲击式除尘脱硫设备的侧部。
所述冲击头(3)呈喇叭形,防堵塞进水管(2)的出口端位于冲击头(3)上部的正中位置。
所述二次冲击环(4)安装在除尘脱硫设备内壁下部,二次冲击环(4)整体呈圆锥状,则具有一个大圆环和小圆环,冲击头(3)的出口放置在二次冲击环(4)小圆环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跃光,未经周跃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9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热式吸干机
- 下一篇:一种油气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