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组合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9869.4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6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尹云山;薛刚;兰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联桥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鲍光明 |
地址: | 2642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输液组合盖。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医药包装技术的发展,大输液正逐步从原来的玻璃瓶包装发展到现在的塑瓶或软袋包装,以便于运输和减少输液时的污染。大输液的瓶盖包装也由铝塑包裹胶塞发展到塑料外盖和内盖包裹胶塞的形式,以适应塑料输液包装的焊接需要。
目前,大输液组合盖一般采用外盖、胶塞、内盖三部分组合而成。胶塞起密封和保证穿刺针穿刺不漏液以及锁住穿刺针作用。内盖起固定胶塞,封闭药液的作用。外盖起保护胶塞和内盖的作用。组合盖与大输液接口采用热合焊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外盖撕开后,穿刺针穿过胶塞和内盖,不漏液,锁住穿刺针,同时要求穿刺落屑尽量少。
目前所用胶塞基本为卤化丁基橡胶,内盖一般采用共聚聚丙烯或者改性聚丙烯材料。由于卤化丁基胶塞配方较为复杂,要保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密封性,同时要求穿刺力不能过高,导致卤化丁基胶塞质量较难保证,尤其是穿刺落屑性能很差。同时内盖在穿刺时也会有部分的穿刺落屑,导致药液中穿刺落屑总数较高。穿刺落屑进入药液,跟随药液一起进入人体血液,输液微粒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会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
目前所用穿刺针分为钢针、塑针、钢塑复合针三种。钢针穿刺力较低,但容易脱落,在输液时病人活动时容易掉落。塑针不容易掉落,但穿刺时穿刺力较高,并且容易产生落屑。钢塑复合针虽然可以平衡掉落和穿刺落屑问题,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穿刺落屑问题。并且钢针由于要有切削、打磨过程,生产过程不能在净化车间完成,很难保证其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组合盖,从根本上解决输液时需要穿刺而引起的穿刺落屑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组合盖,设有内盖,其特在于内盖上部为管状结构,内盖上部套装有内盖保护罩,内盖保护罩下管口经内盖保护罩撕裂点与内盖的管状结构部分密封连接,内盖外部套装有外盖,外盖的下端卡合在内盖下端的外侧,外盖上端口经外盖保护罩断裂点与外盖保护罩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内盖下端的外侧壁上加工有环形的内外盖固定凸台,所述的内外盖固定凸台与外盖下端内侧壁上的环形内外盖固定凹槽卡合在一起。外盖保护罩的外侧壁上加工有外盖掰断手柄。内盖保护罩上部的管口经热合封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组合盖中摒弃了丁基胶塞,可省略输液过程的穿刺步骤,从根本上解决了穿刺落屑这一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内盖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外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内盖,2.外盖,4.内外盖固定凸台,5.内盖保护罩撕裂点,6.内盖保护罩,7.内盖热合密封位置,8.与输液器连接器连接位置,9.内外盖固定凹槽,11.外盖保护罩断裂点,12.外盖掰断手柄,18.外盖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中,本实用新型设有内盖1,内盖1上部为管状结构,内盖1上部套装有内盖保护罩6,内盖保护罩6上部的管口经热合封口,内盖保护罩6上部的管口为内盖热合密封位置7,用于药液灌装完后采用热合封口将内盖1密封,不采用注塑时直接封口的原因是考虑注塑脱模的便捷性。内盖保护罩6下管口经内盖保护罩撕裂点5与内盖1的管状结构部分密封连接,内盖保护罩撕裂点5设计为较薄连接,以便于护士使用时可以轻松掰断。内盖1外部套装有外盖2,内盖1下端的外侧壁上加工有环形的内外盖固定凸台4,所述的内外盖固定凸台4与外盖2下端内侧壁上的环形内外盖固定凹槽9卡合在一起,外盖2的下端卡合在内盖1下端的外侧,外盖2上端口经外盖保护罩断裂点11与外盖保护罩18密封连接,外盖保护罩18的外侧壁上加工有外盖掰断手柄12,掰动外盖掰断手柄12时,外盖保护罩18从外盖保护罩断裂点11处掰断,外盖保护罩断裂点11为较薄的连接点以便于掰断露出内盖1,将输液连接器插到内盖1的上端即可输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联桥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联桥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98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