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路可控式分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0625.8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5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鸿淼 |
主分类号: | E01F15/02 | 分类号: | E01F15/02;E01F15/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可控 分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隔离设施,尤其涉及了一种道路可控式分隔器。
背景技术
应急车道为在城市环线、快速路及高速路两侧施划,专门供工程救险、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或民警执行紧急公务等处理应急事务的车辆使用的车道,任何社会车辆禁止驶入或者以各种理由在车道内停留。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已经明文规定了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得在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但是现实社会中仍有非常多的社会车辆,在没有特殊情况下频频占用硬路肩。万一出现事故等突发情况,由于硬路肩被堵,造成这条原本用于紧急处理的生命通道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应急车道频频被占用的情况,提供了一种道路可控式分隔器,将应急车道分隔出来,让有需要的车辆任能方便的进入,让没有特殊情况的社会车辆远离应急车道,使应急车道发挥原有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道路可控式分隔器,包括底板、侧板和斜板,底板与侧板垂直固定连接,侧板与斜板铰接,底板上设有用于与路面连接的通孔。可以在通孔中打入螺丝,使本装置与路面固定。车辆可以从斜板一侧轧过,但不能从侧板一侧轧过。同时,将斜板翻转后,车辆可以实现反方向跨越。
作为优选,底板、侧板和斜板的截面构成直角三角形。车辆可以从斜板一侧轧过,但不能从侧板一侧轧过。底板、侧板和斜板的截面构成直角三角形,这 种受力结构可以使侧板和斜板可以很好的承受车辆的重量,保证本道路可控式分隔器不会被压塌。
作为优选,斜板上设有反光条和防滑装置,侧板表面也设有反光条,防滑装置用于增强斜板的防滑性能。反光条在夜间反射周围的光线,从而对路人和司机起到警示作用。
作为优选,防滑装置为多个圆弧形槽。
作为优选,防滑装置为多个凸条或者凸块。
作为优选,斜板上设有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防滑条。
作为优选,斜板为阶梯板,斜板的截面呈阶梯状的波形。
作为优选,侧板与斜板之间的铰接为合页连接。合页连接可以使斜板转动,便于本装置的储存和运输。
作为优选,通孔数量为2个或者2个以上。
作为优选,通孔为3个,各个通孔之间的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设置这3个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通孔可以有效将本装置固定在路面,即使其中一个螺丝松动,也不会影响本装置的紧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使用时,将本道路可控式分隔器安装在主车道和应急车道的分界线上,斜板朝向主车道,主车道中的车可以进入应急车道,但是应急车道中的车不能跨过本道路可控式分隔器进入主车道中。
在一段距离之后,在主车道和应急车道的分界线上不再设置本道路可控式分隔器,即设置一个应急车道中车的出口,同时在这个出口上方设置监控摄像,将从应急车道进入主车道中车拍照取证。在紧急情况下,只需翻转斜板,使斜板位于应急车道一侧,便可以让应急车道中的车辆进入主车道。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制止社会车辆随意占用应急车道的违法行为,使应急车道真正为有需要的救护车、消防车、其他公务车辆和处理应急事务的车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8是图1的仰视图。
图9是多个本实用新型储存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底板、2—侧板、3—斜板、4—圆弧形槽、5—凸条、6—凸块、7—防滑条、8—通孔、9—合页、10—应急车道、11—主车道、12—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道路可控式分隔器,如图3所示,包括底板1、侧板2和斜板3,底板1与侧板2垂直固定连接,侧板2与斜板3通过合页9连接,底板1上设有用于与路面连接的通孔8。
底板1、侧板2和斜板3的截面构成直角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鸿淼,未经陈鸿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0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