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间升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0655.9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振信 |
主分类号: | B66B9/08 | 分类号: | B66B9/08;B66B7/02;B66B1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楼间升降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双轨道及单轨道的楼间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及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平均寿命逐年增加,各主要国家均迈入高龄化社会。若年长者或行动不便的人居住在室内有上、下楼层设计的住宅,要通过阶梯上下楼层进行日常活动,对年长者或行动不便的人而言,有其困难之处。
目前已有几种小型的升降机可供住宅内安装,其中主要的一种是需要设置电梯井的家用电梯;另一种是沿着阶梯旋转将轨道设置于楼梯间侧壁的阶梯升降机。需要设置电梯井的家用电梯,不仅占据太大的空间,而且安装需要破坏建筑物、后续维护成本也很高;阶梯升降机虽可不受空间限制而设置,然而阶梯升降机沿着轨道旋转上升时,容易产生晃动而有安全疑虑,且阶梯升降机及轨道整体占据了大部分的楼梯空间,对于出入行走或搬运物品都造成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居家内上、下楼层的通行问题,提供一种不占空间且安全便利的楼间升降系统,即为发展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间升降系统,包含二承载轨道、至少二滑动装置、一承载舱以及至少一个驱动机构。二承载轨道以一预定间距设置于一预定高度,至少二滑动装置是以一连杆互相连接且分别设置于二承载轨道,承载舱连接连杆且设置于二承载轨道之间的预定间距,驱动机构带动至少二滑动装置沿二承载轨道上升或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间升降系统,包含至少一承载轨道、至少一第一滑动装置、一承载舱以及至少一驱动机构。承载轨道设置于一预定高度。第一滑动装置系以连杆连接于承载轨道。承载舱连接连杆。驱动机构带动至少一第一滑动装置沿承载轨道上升或下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间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二承载轨道,以一预定间距设置于一预定高度;
二滑动装置,以一连杆互相连接且分别设置于该二承载轨道;
一承载舱,连接该连杆且设置于该二承载轨道之间的该预定间距;以及
至少一个驱动机构,带动该二滑动装置沿该二承载轨道上升或下降。
其中该二承载轨道包括多个弯曲位置。
其中该二承载轨道包含至少二辅助件,设置于该多个弯曲位置,以辅助该二滑动装置上升或下降。
其中该二承载轨道包括C型钢。
其中该二滑动装置分别包括:
一第一滑动件,设置于该C型钢内部;
一第二滑动件,设置于该C型钢外部;以及
一连接件,枢接该连杆及连接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
其中该第一滑动件、该第二滑动件及该连杆于该多个弯曲位置形成支撑该承载舱的关系。
其中支撑该承载舱的关系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制造达到优化设计。
其中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包括一滚轮。
其中该驱动机构以至少二条导索分别连接该二滑动装置的该第一滑动件,用以带动该承载舱沿该二承载轨道上升或下降。
其中该承载舱包括一转枢,该连杆枢接该转枢。
其中该承载舱包含一座椅部及一踏脚板。
其中该承载舱还包含:
二个前支柱及二个后支柱,分别设置于该座椅部的四周;
一顶板,罩设于所述前支柱及所述后支柱上,且该转枢设置于该顶板上;
一门板,可启闭地设置于所述前支柱及该踏脚板;
一背板,设置于所述后支柱及该座椅部;以及
一控制模块,连动该驱动机构,适于控制该承载舱上升或下降。
其中该楼间升降系统设置于一楼梯信道上方、连通一上方楼层与一下方楼层的一楼梯井内或该楼梯井附近。
其中该楼间升降系统设置于一多层楼层外部墙面,并移动于一上方楼层与一下方楼层。
其中该至少一个驱动机构带动该二滑动装置沿该二承载轨道上升至该上方楼层或下降至该下方楼层。
其中当该承载舱停留于该下方楼层达一默认时间后,该驱动机构自动带动该承载舱上升至该上方楼层。
其中该二承载轨道包括弯曲轨道或直立轨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楼间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承载轨道,设置于一预定高度;
至少一第一滑动装置,以一连杆连接于该至少一承载轨道;
一承载舱,连接该连杆;以及
至少一驱动机构,带动该至少一第一滑动装置沿该至少承载轨道上升或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振信,未经林振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0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安全抓捕功能的电梯
- 下一篇:家用梯灵活式安全钳联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