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0676.0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1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重变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08;H01F27/3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低压 线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一种等级的电压和电流转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等级的电压和电流并传输电能的设备,变压器的线圈构成设备本身的电路部分,它与外部的电网直接连接,是变压器中最重要的部件,因此被称为变压器的“心脏”。线圈是变压器变换电压的基本部件,线圈由不同的匝数组成,由于不同线圈的每匝电压是一样的,因此,需要使线圈有不同的匝数,来达到不同的电压。变压器在运行时,线圈中通过电流,在线圈导体中产生电阻损耗,会引起发热和降低变压器的效率。为此线圈使用电导率高的金属制作,常用的导体是铜。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线圈的截面通常为圆形,且线圈匝间通常为实心结构,其缺点在于:①由于圆形结构体积比较大,所耗费的铜材比较多,占有的空间也大,并且由于线圈是套在铁心柱上的,线圈的体积过大也导致铁心体积过大,不仅限制了成本而且不便于运输、安装;②线圈导体在通过电流时产生大量热量,由于线圈匝间为实心结构,不利于热量排出,线圈长期处于较高温度条件下,加速了产品老化,使得产品的寿命十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线圈层、风道、风道撑条、端绝缘和铜母线,其中:所述线圈层的横截面为长圆形且包括内筒线圈和外筒线圈,所述线圈层由交替组合的铜箔和层间绝缘构成,所述内筒线圈的内圈和外筒线圈的外圈均设有外表绝缘;
所述风道设于内筒线圈与外筒线圈之间,所述风道与内筒线圈、外筒线圈的连接处均设有风道绝缘;
所述风道撑条均匀地设于风道内;
所述端绝缘设于内筒线圈和外筒线圈的两端;
所述铜母线分为内侧铜母线和外侧铜母线,其中所述内侧铜母线设于内筒线圈的内侧,所述外侧铜母线设于外筒线圈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层间绝缘、外表绝缘、风道绝缘、端绝缘均为F级DMD预浸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线圈的铜箔为11匝,所述外筒线圈的铜箔为12匝。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撑条为玻璃纤维引拔件,所述风道撑条的横截面为哑铃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圈横截面改进为长圆形,缩减了线圈的成本和体积,同时也缩减了铁芯的成本和体积,降低了产品的生产、运输和安装成本;同时长圆形线圈比圆形线圈的高度上降低了,节省了变压器占用空间,在用于箱式变电站时也使得变电站的高度降低了;
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筒和外筒线圈之间设置用于散热的风道,提高了线圈散热效率,避免了线圈长期过热工作,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
③本实用新型采用横截面为哑铃状的风道撑条均匀地设于风道,降低了风道撑条的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其中:1-线圈层,11-内筒线圈,12-外筒线圈,2-风道,3-风道撑条,4-端绝缘,5-铜母线,51-内侧铜母线,52-外侧铜母线,6-外表绝缘,7-风道绝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线圈层1、风道2、风道撑条3、端绝缘4和铜母线5,其中:
所述线圈层1的横截面为长圆形且包括内筒线圈11和外筒线圈12,所述线圈层1由交替组合的铜箔和层间绝缘构成,其中所述内筒线圈的11铜箔为11匝,所述外筒线圈12的铜箔为12匝,所述内筒线圈11的内圈和外筒线圈12的外圈均设有外表绝缘6;
所述风道2设于内筒线圈11与外筒线圈12之间,所述风道2与内筒线圈11、外筒线圈12的连接处均设有风道绝缘7;
所述风道撑条3均匀地设于风道2内,所述风道撑条3为玻璃纤维引拔件,所述风道撑条3的横截面为哑铃状;
所述端绝缘4设于内筒线圈11和外筒线圈12的两端;
所述铜母线5分为内侧铜母线51和外侧铜母线52,其中所述内侧铜母线51设于内筒线圈11的内侧,所述外侧铜母线52设于外筒线圈12的外侧;
所述层间绝缘、外表绝缘6、风道绝缘7、端绝缘4均为F级DMD预浸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重变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重变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0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