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缝机弯针吸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0790.3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6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魏福昌;熊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81/00 | 分类号: | D05B8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缝机弯针 吸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缝机弯针吸尘装置,属于包缝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缝纫机领有一种专业包边考克的缝纫机叫包缝机。现有的包缝机在长期运作过程中,会在机针冷却处及上弯针运动部位及前罩壳内积累一层厚厚的布毛与屑尘,清理也十分不方便,严重影响机器的运作及缝制效果,给使用者带来了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缝机弯针吸尘装置,能够方便的吸除机针冷却处及上弯针运动部位及前罩壳内积累的一层厚厚的布毛与屑尘。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缝机弯针吸尘装置,在包缝机7前罩板盖板1的接料板上生成一个封闭的小盖冒腔体2,小盖冒腔体2右侧开出一个吸出风口3,连接吸尘软管4,吸尘软管4的另一端连接吸风管,吸风管与吸尘动力机构连接;在小盖冒腔体2对应的前罩板盖板1的面上,接近上弯针摇杆位置开设吸入风口,所述吸入风口与前罩板盖板1后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入风口为一组多孔风口或一个单孔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小盖冒腔体2呈多面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动力机构为吸尘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够方便的吸除机针冷却处及上弯针运动部位及前罩壳内积累的布毛与屑尘;
2)结构紧凑、外形美观;
3)易于安装、不影响工人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包缝机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包缝机的左视图的局部视图,图中显示了小盖冒腔体与吸出风口及吸尘软管的连接结构。
图4是小盖冒腔体部位的立体透视图,小盖冒腔体显示了透视效果。
图5是小盖冒腔体部位的正面透视图。
图中,1.前罩板盖板,2.小盖冒腔体,3.吸出风口,4.吸尘软管,5.吸尘软管的连接固定部位,7.包缝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5,一种包缝机弯针吸尘装置,在包缝机7前罩板盖板1的接料板上生成一个封闭的小盖冒腔体2,小盖冒腔体2右侧开出一个吸出风口3,连接吸尘软管4,吸尘软管4的另一端连接吸风管,吸风管与吸尘动力机构连接;在小盖冒腔体2对应的前罩板盖板1的面上,接近上弯针摇杆位置开设吸入风口,所述吸入风口与前罩板盖板1后部空间连通,从而能达到吸尘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在前罩板盖板1的面上,接近上弯针摇杆位置开一组多孔吸风口或单孔口,侧面上开个吸出风口3,在吸出风口3处,焊接一出风管,用一块钣金片制成一个小盖冒腔体2焊接在前罩板盖板1盖住上的一组多孔吸风口或单孔口和右侧吸出风口3形成一个内空腔体。
参见图4-图5,所述吸入风口为一组多孔风口或一个单孔风口。
参见图4-图5,所述小盖冒腔体2呈多面体结构。
所述吸尘动力机构为吸尘泵。
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的吸除机针冷却处及上弯针运动部位及前罩壳内积累的布毛与屑尘;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易于安装、不影响工人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0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荡染色模拟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双针缝纫机的卷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