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砂石分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0813.0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0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田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郭炜绵;付茵茵 |
地址: | 510460 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石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废料处理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砂石分离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搅拌站使用的砂石分离机基本上都是滚筒式,有的可将砂、石完全分离,有的只将砂、石清洗干净,但并未将二者分离。具体的说,其存在如下缺点:1.分离效率低:分离一车9方混凝土至少须2个小时,耗时、耗电、耗人力。2.维修困难:筛网维修或更换时,需要把整个滚筒用吊机吊下来维修,维修一次要几天时间。3.清理不便:因滚筒空间狭小且封闭,日常砼结块不易发现,清理也特别麻烦。4.未将砂、石分离的做法,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砂石分离机,且砂、石不能再次利用,未能起到减少废物外排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分离效率的砂石分离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砂石分离机,包括机架、料斗、分离砂石的振动筛、石子收集装置、砂子收集装置;料斗和振动筛均安装在机架上,振动筛倾斜式设置,料斗位于振动筛上部的正上方;石子收集装置位于振动筛下端的正下方;砂子收集装置位于振动筛的下方。
振动筛包括筛网、砂斗、挡板;筛网倾斜式设置,接住砂子的砂斗固定在筛网的下方,阻挡石子的挡板固定在筛网的上方两侧。
筛网包括框架和多根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框架中的网杆;网杆的长度方向和振动筛的倾斜方向一致。
网杆的材料为方钢。
振动筛通过至少两组弹簧钩挂在机架上;机架上还安装有推动振动筛往复振动的凸轮机构。
砂子收集装置包括沉砂池和螺旋提升机;沉砂池位于砂斗的出口的正下方;螺旋提升机将沉砂池和砂仓相连。
沉砂池的上部侧壁设有泥浆出口,一泥浆池通过管道和泥浆出口相接。
石子收集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一端位于筛网的下端的下方,另一端与一石仓相接。
料斗内设有检测落料的传感器。
料斗的上端设有一圈竖直立起的挡水板。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筛网的振动将砼料分离,同时用水冲洗。砼料倒入料斗,经水冲洗流入倾斜的振动筛。振动筛处继续用水冲洗,同时振动筛振动,砼料在沿着振动筛下滑的过程中,粒径较小的砂子经筛网流入底部的沉砂池,粒径较大的石子下滑到振动筛的端部,由输送带运至石仓;沉砂池底部的砂子由螺旋提升机将其输送至砂仓;沉砂池内浮在砂子上方的泥浆则由泥浆出口流进泥浆池后回收利用。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分离效率高,分离一车9方的混凝土只须50分钟左右,节省人力、电力,较现有的滚筒式设备大大提升效率。
2.结构简单,维修简单、快捷,维修成本低,不易堵塞。
3.清理方便。采用条形的网杆结构筛网,筛网是敞开的,通过安全围护网即可发现砼结块,且清理方便。
4.可实现砂石完全分离。
5.振动筛的筛网分离砂石,砂斗接住砂子,挡板防止石子在振动过程中溢出,结构简单。
6.筛网采用方钢制作,取材方便,同时能承受较大的重力。
7.采用螺旋提升机自动收集砂子,采用输送带自动收集石子,通过泥浆池自动收集泥浆,操作方便。
8.安装有传感器,检测到下落的物料后,即可自动启动振动筛的振动、启动螺旋提升机、启动输送带,自动化程度高。
9.料斗的挡水板防止冲洗过程中污水溢出,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剖切位置在螺旋提升机。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剖切位置在输送带。
其中,1为机架,2为料斗,3为筛网,4为砂斗,5为挡板,6为弹簧,7为沉砂池,8为螺旋提升机,9为泥浆池,10为输送带,11为传感器,12为挡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砂石分离机包括:机架、料斗、振动筛、石子收集装置、砂子收集装置。
料斗安装在机架上,料斗内设有两个传感器,图1所示,一个位于左侧,一个位于右侧。料斗的上端设有一圈竖直立起的挡水板。砼料放入料斗后,由料斗的下端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华润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0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