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式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0984.3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章克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柴火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电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手电式移动电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出行帮手之一,通过内部的可充放电电池实现蓄电,主要用于解决手机电量不足的充电问题。手电筒作为照明工具,也常被用作出行必备的工具。然而,同时携带移动电源与手电筒会增加出现负担。因而,急需一种带有手电功能的移动电源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手电式移动电源,能够使出行减负,实现移动电源与应急手电筒的两种功能,满足出行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电式移动电源,包括灯壳、移动电源主体、灯开关按钮、后盖、灯和玻璃板;所述灯壳与移动电源主体左端相连接;所述灯开关按钮嵌装于移动电源主体左端;所述移动电源主体右端与后盖相连接;所述灯安装于灯壳内,灯与移动电源主体左侧相连接;所述玻璃板嵌装于壳体上;所述移动电源主体右侧侧面上设有红灯、绿灯、输入端口、放电开关按钮和输出端口;所述后盖中部设有后盖孔。
作为优选,所述灯壳与移动电源主体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电源主体右端与后盖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灯的数量为3~6个,灯圆周均布于灯壳内。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板为透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手电筒与移动电源相结合,能够使出行减负,实现移动电源与应急手电筒的两种功能,满足出行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式移动电源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式移动电源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式移动电源的右视部分示意图。
图中:1-灯壳、2-移动电源主体、3-灯开关按钮、4-后盖、5-灯、6-玻璃板、21-红灯、22-绿灯、23-输入端口、24-放电开关按钮、25-输出端口、41-后盖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灯壳1、移动电源主体2、灯开关按钮3、后盖4、灯5和玻璃板6;所述灯壳1与移动电源主体2左端相连接;所述灯开关按钮3嵌装于移动电源主体2左端;所述移动电源主体2右端与后盖4相连接;所述灯5安装于灯壳1内,灯5与移动电源主体2左侧相连接;所述玻璃板6嵌装于壳体1上;所述移动电源主体右侧侧面上设有红灯21、绿灯22、输入端口23、放电开关按钮24和输出端口25;所述后盖4中部设有后盖孔41。
所述灯壳1与移动电源主体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电源主体2右端与后盖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灯5的数量为3~6个,灯5圆周均布于灯壳1内;所述玻璃板6为透明。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电式移动电源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按下灯开关按钮3可以打开灯5,灯光通过透明的玻璃板6照射出。通过打开后盖4,连接充电线于输出端口25处,按下放电开关按钮24后即可给外接设备充电。外接充电线于输入端口23后可进行充电。移动电源主体2右侧侧面上的红灯21和绿灯22用于显示移动电源的电量。充电时,电量没充满前亮红灯21,充满后亮绿灯22;放电时,电量剩余充足时亮绿灯22,电量低于设定值后亮红灯21。可通过后盖4上的后盖孔41悬挂移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手电筒与移动电源相结合,能够使出行减负,实现移动电源与应急手电筒的两种功能,满足出行需求。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柴火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诸暨柴火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0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