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止鼾功能的蓝牙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1618.X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7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廷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廷科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蓝牙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止鼾功能的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蓝牙耳机,当其与移动通信设备连接后,大多只有听取音乐、或者传送资料的功能。无疑,这些功能显得单一乏味,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多功能蓝牙耳机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具有止鼾功能的蓝牙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蓝牙耳机功能单一乏味以致难以满足消费者追求多功能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具有止鼾功能的蓝牙耳机,适用于移动通信设备,包括:
可塞进使用者耳廓的塞耳体,所述塞耳体具有一形成于其内部的内腔;
用以将所述移动通信设备传送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的声音转换模组,所述声音转换模组设于所述内腔;
用于通过采集使用者睡眠中发出的声音及其头部的振动并根据该声音和振动以刺激使用者而达到止鼾目的的止鼾功能模组,所述止鼾功能模块设于所述内腔,且所述止鼾功能模组包括鼾声收集模块、警告提醒模块、止鼾控制模块及供电模块,所述止鼾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鼾声收集模块、所述警告提醒模块电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鼾声收集模块、所述警告提醒模块、所述止鼾控制模块电连接;
用以使所述蓝牙耳机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电连接的蓝牙功能模组,所述蓝牙功能模组包括主端模块和从端模块,所述主端模块设于所述内腔,所述从端模块设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上;及
用以控制所述声音转换模组、所述止鼾功能模组工作的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内腔,且所述主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主端模块、所述声音转换模组、所述止鼾控制模块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塞耳体包括基部、环设于所述基部四周以阻挡声音泄露的声音遮挡部、以及设于所述基部上且被所述声音遮挡部包围以塞入于使用者耳道的塞入部。
进一步地,所述塞入部设于所述基部的中间位置。
较佳地,所述塞入部的进入端配设有柔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件为硅胶件。
具体地,所述塞耳体上设有用以挂于使用者的耳朵上的挂钩。
具体地,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用以计量使用者血压、心跳的测量模组,所述测量模组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止鼾功能的蓝牙耳机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主要由塞耳体、声音转换模组、止鼾功能模组、蓝牙功能模组及主控制单元组成,据此,在需要听取音乐时,通过主控制单元启动蓝牙耳机,然后使蓝牙功能模组的主端模块与设于移动通信设备上的蓝牙功能模组的从端模块连接,便可使蓝牙耳机接收到移动通信设备播放的音乐信息;在需要实施止鼾功能时,只要使用者在睡眠前佩戴该蓝牙耳机,那么,使用者睡着后,其发出的鼾声可通过鼾声收集模块,然后由警告提醒模块根据鼾声收集模块收集的鼾声分贝以确定是否需要对使用者进行警告提醒,进而达到对使用者止鼾的目的;另外,还可通过蓝牙功能模组将使用者相关的信息发送至移动通信设备中,并由移动通信设备中下载的用以分析使用者打鼾的APP软件进行分析,以告知使用者打鼾的情况。同时,该蓝牙耳机小巧轻便,便于使用者佩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止鼾功能的蓝牙耳机与移动通信设备电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止鼾功能的蓝牙耳机与移动通信设备的电路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止鼾功能的蓝牙耳机的止鼾功能模组的电路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止鼾功能的蓝牙耳机的塞耳体的示意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止鼾功能的蓝牙耳机的最佳实施例进行阐述。
本实施例的具有止鼾功能的蓝牙耳机100,适用于移动通信设备200,如手机等,其包括塞耳体10、声音转换模组20、止鼾功能模组30、蓝牙功能模组40及主控制单元50组成,下面对具有止鼾功能的蓝牙耳机100的各部件作进一步说明书:
塞耳体10为可塞进使用者耳廓,其中,该塞耳体10具有一形成于其内部的内腔(图中未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廷科,未经杨廷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1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