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生物盘片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2207.2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1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杨蕴毅;王超林;盛爱红;李向花;吴凯;秦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元凯生物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天之冠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昊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生物 盘片 反应器 | ||
1.新型生物盘片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腔体(8)、生物盘片(9)、电动机(12)、第一传动轴(11)、同轴减速机(31)、第二传动轴(32),所述电动机(12)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轴(11)、所述第一传动轴(11)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同轴减速机(31),所述同轴减速机(31)再连接至第二传动轴(32),所述第二传动轴(3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反应器腔体(8)的内壁处,所述第一传动轴(11)和第二传动轴(3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生物盘片(9),所述生物盘片(9)形状为圆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盘片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1)、进水槽(2)、液位控制装置(3)、固定填料(4)、射流泵(5)、管道(6)、第一分流管(7)、第二分流管(47)、生物盘片(9)、溶氧仪(10)、传动轴(11)、电动机(12)、生物滴滤槽(13)、布水板(14)、填料层(15)、出水管(18)、自控柜(20)、水流挡板(33)和排泥管(21);
生物盘片反应器下部设有进水槽(2);进水槽顶部设有进水管(1),进水管(1)连通外界污水源;进水槽(2)内,上层设有液位控制装置(3),中层设有一层固定填料(4),下层与射流泵(5)连通;
生物盘片反应器上部设有生物盘片反应器(8),生物盘片反应器(8)内设有生物盘片(9),生物盘片(9)由电动机(12)驱动传动轴(11)带动生物盘片(9)旋转;生物盘片反应器(8)内设有溶氧仪(10);生物盘片反应器(8)顶部设有第一分流管(7)和第二分流管(34),第一分流管(7)、第二分流管(34)分别与射流泵(5)连通,并设置于第一传动轴(11)上最靠近入水方向的生物盘片(9)的外侧上方,在第一分流管(7)与该生物盘片(9)之间设置有水流挡板(33),所述第二分流管(34)设置于所述同轴减速机(31)的上方生物盘片反应器(8)顶部处;生物盘片反应器(8)底部设有排泥管(21);
生物盘片反应器(8)出水端设有生物滴滤槽(13);生物滴滤槽(13)上部设有布水板(14),使得生物盘片反应器(8)出水均匀分布于布水板(14)上然后透过布水板(14)均匀滴落至布水板(14)下;生物滴滤槽(13)中部设有填料层(15);生物滴滤槽(13)底部设有出水管(18);
射流泵(5)一端与进水槽(2)下层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6)与分流管(7)连通,用于将进水槽(2)下层的水泵至生物盘片反应器(8)顶部;
溶氧仪(10)和液位控制装置(3)的信号传输至自控柜(20),由自控柜控制射流泵开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盘片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15)分为两层,两层之间设有排气管(19);生物滴滤槽(13)底部设有分水器(16),分水器(16)一端与出水管(18)相连,另一端通过回流管(17)与进水槽(2)顶部连通,用于将生物滴滤槽(13)底部的水回流部分至进水槽(2)中;所述的固定填料(4)为软性填料、弹性填料或者组合填料,固定填料(4)上负载有微生物;所述的填料层(15)材质为砂石、珍珠岩、石灰石和沸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的生物盘片(9)上负载有微生物;所述的生物盘片反应器(8)外覆壳体;所述的生物盘片反应器(8)由射流泵(5)供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任一所述的生物盘片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盘片(9)包括盘体(41),所述盘体(41)为活性炭制盘体,所述盘体(41)上设置有若干液体交换孔(42),所述液体交换孔(42)入口处设置有引流锥(43),所述液体交换孔末端封闭;所述活性炭盘体内设置有补强纤维;所述液体交换孔(42)布设于盘体迎向废水流一侧的盘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盘片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距离盘体(41)中心较近的液体交换孔(42)的引流锥(43)面积大于距离盘体中心较远的液体交换孔(42)的引流锥(43)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元凯生物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天之冠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元凯生物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天之冠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22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